中醫治療從把脈問診、對癥下藥再到培本固源,講究根治疾病。我們黨帶領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反映了黨和國家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與決心。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如何根治貧困,需要廣大黨員干部開動腦筋、“挽起袖子”,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把“療效”落到實處。
把好脈象,讓戶戶“想脫貧”。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始終是脫貧工作的法寶。要大力弘揚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社會輿論氛圍,對有勞動能力的一般貧困戶把好脈象,準確鑒別因懶致貧的群體,通過黨員議事會、村民代表大會對低保兜底群體嚴格審核;對因懶致貧、不勞不作的一律以崗位兜底,在規定時限、特定崗位、設定環境下實現摘帽脫貧;對無特殊原因未能脫貧對象,實施可操作的懲戒性措施,如以村民“紅白榜”形式在村委會公開欄等顯著位置對該群體生活、工作表現情況進行公示,對長期處于白榜的人員,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不再予以兜底。讓脫貧光榮戶戶爭先,美好生活人人向往。
對癥下藥,讓家家“真脫貧”。脫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倡導精神扶貧,勤勞致富。在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基礎設施投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增設公益性崗位,實現長期“造血”能力。要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創業平臺,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訂單式培養和轉移勞動力。要以政策、資源利導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深度貧困地區轉移,黨員干部結對幫扶要心中有帳、脫貧有謀,只有真正用好發展生產、異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兜底等系列政策資源,因戶精準施策,對癥下藥去疴,才能確保脫貧路上一個不落,家家真脫貧。
培本固源,讓人人“不返貧”。探索將貧困帽子后附加的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一系列政策紅利轉化為脫貧后階段性紅利,切實將脫貧摘帽轉化為內生動能,無特殊原因再次返貧的要存記錄、留檔案,并不再享受相應政策。對無勞動力的貧困群體,要有“理療”方案,將子女乃至孫子(女)納入教育助學計劃,充分利用教育手段脫貧,隔斷貧困問題的代際遺傳。對無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要嚴格執行低保兜底政策,對因病致貧的要在大病醫療等政策上予以保障,對因殘、突發事件致貧的要建立相應保障機制。對脫貧戶要設定相應“觀察期”,決不能脫貧后撒手不管,而應提供幫助讓他們走的更遠。
“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脫貧攻堅的盡頭就是全體共產黨員時刻保持警惕,給所有不良的跡象、不好的傾向、不正的行為“敲敲警鐘”、“拉拉衣角”,從源頭上杜絕“病根”。
(灌南縣新安鎮張竹祥,首發于中國江蘇網組工e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