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以“三絕詩書畫”名聞四海。其書人稱“六分半體”,又稱亂石鋪街。鄭板橋正式用他的“六分半”體書寫出一個千古流芳的清官形象。為官如寫字,身正則字正。每一個黨員干部當效先賢板橋,用“為民”之筆,書寫好初心使命的“橫豎撇捺”。
一橫要做到“橫”眉冷對,抵制邪氣。封建時代,讀書人發奮苦讀大多懷著升官發財、光宗耀祖的夢想,“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便是那時官場的寫照。但鄭板橋沒有隨波逐流,而是以竹自勉,始終保持淡泊清廉的本色,一路清歌,用一段濟世安民之夢走完十二年的仕途。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就是要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嚴以修身律己,筑牢道德防線,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作為黨員干部要培養高尚的生活情趣,秉承公道正派的精神品質和職業操守,筑牢防御歪風邪氣的城墻,打好抵制歪風邪氣的硬仗,做歪風邪氣的“絕緣體”。
一豎要做到“樹”立形象,弘揚正氣。鄭板橋到范縣上任的頭一件事就是把縣衙向街的墻壁挖了百十個洞,以表達他徹底清除前任的腐敗風氣,換上濟世安民的新鮮空氣的決心。黨員干部是社會公德的示范者和實踐者,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有責任透過自身的模范行為去引領時代的新風正氣。樹立共產黨員高尚形象,牢記初心使命就要時刻把精力放在落實好各項工作上,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言必信,行必果”,樹立求真務實的的工作作風。這樣才能贏得民心取得群眾的信任,才能維護黨的形象,才能增強黨員干部的向心力、號召力和凝聚力。
一撇要做到“撇”開人情,保持銳氣。濰縣任上鄭板橋從不徇私枉法,堅持秉公斷案,濰縣七年,“于民事則纖細必周”“無留牘”“無冤民”“囹圄空者數次”。現在托關系、遞條子、打招呼的現象時有發生、屢禁不止,直接原因就是領導干部用權不嚴、原則失守。領導干部要敬畏權力是把“雙刃劍”,用對了利黨、利國、利民、利己,用錯了誤黨、誤國、誤民、誤己。每一位黨員干部都必須嚴守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組織原則,一以貫之保持積極奮進的精氣神,用求實創新的創業勁頭和勇往直前的干事銳氣書寫出共產黨員的新時代精神。
一捺要做到“耐”住寂寞,固守底氣。鄭板橋一生堅守淡泊,他起于青萍之末,從貧苦中一路走來,始終保持勞苦大眾的本色。他生活上樂守清貧,在《靳秋田索畫》里曾有表述:“凡吾畫蘭畫竹畫石,用以慰天下之勞人,非以供天下人之安享也。”黨員干部更要牢記初心、心存敬畏,耐住寂寞、不忘使命,不存僥幸之心,不隨黃葉亂舞,不因紅塵隨波逐流,慎獨慎微,時時反躬自省,處處謹言慎行,不做有違道德、紀律和法律的事情。守住黨紀法紀“紅線”,在守紀律、講規矩上做表率,耐得時日消磨、經住歲月沖刷,養足“為民”底氣,做“初心使命”的守望者。
在貪腐盛行的封建官場上, 鄭板橋能卓爾不群,被百姓記于心間,敬于堂前。在于他看淡自己,在于他心存蒼生,在于他有一個“親民、愛民、利民”的夢想。后人說,“學其畫難,學板橋做人亦更難。”我想,難就難在鄭板橋能時時處處事事為黎民百姓想,而不是為個人和家庭愁。正是因為板橋先生有著淡泊為人的竹石風骨和濟世安民的夢想,才被后世奉為圣賢。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輩既要學習板橋,更要超越板橋,傳承板橋竹石風骨,弘揚板橋民本思想,光大板橋清廉之風,守初心記使命強擔當,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斷努力。
(興化市委組織部華小進,首發于交匯點新聞組工e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