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任忠賢,則享天下之福;用不肖,則受天下之禍。”育才造士,為國之本。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是推動偉大事業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精準選用忠誠干凈擔當、崗位匹配度高的好干部是新時代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以下簡稱《干部任用條例》)充分貫徹和體現了精準科學選人用人理念,以“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執著堅決把人考準考實。
“不湊合”的嚴選標準。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黨對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選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堅定不堅定。”新修訂的《干部任用條例》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在人選的標準條件上明確提出“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考察識別上突出政治素質,將“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作為不得列為考察對象的第一種情形,把緊把嚴政治要求這個硬杠杠,堅決將問題干部擋在門外,把“準入”作為持續培養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的第一道門檻。
“不湊合”的規范程序。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新修訂的《干部任用條例》在2014年的基礎上將“動議”修改完善為“分析研判和動議”,同時明確個人必須署名推薦,并將“公開選拔、競爭上崗”重新定位,調整為“產生人選的一種方式”,從而規范了動議的主體、時機、內容、程序、要求等。進一步促進了選拔任用工作的重心前移,推動了組織人事部門更加注重綜合分析研判,把更多精力放到研究班子、研究干部、研究隊伍建設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具體工作中存在的對干部日常了解不夠、分析研判不到位、操作隨意性大等問題,提升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不湊合”的考察任用。不知其長,不能用其所長;不知其短,不能避其所短。“金無赤足,人無完人”,精準“畫像”是干部選拔任用最關鍵的環節,而干部考察就是給干部精準“畫像”的重要前提。新修訂的《干部選拔任用條例》提出考察干部要嚴把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同時明確各個“關口”的主要內容,突出考察評價工作實績、履職盡責等方面,并將如何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寫進考察內容里,充分體現了堅持從黨和人民事業需要出發選干部、用干部,真正做到事業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就用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人最合適就選什么樣的人。
“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選人用人始終是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知賢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則之亂暴而明,善惡信則直。”結合新的歷史方位,就是要堅定選人用人的政治方向,嚴把德才標準,切實做到按原則辦事,抱著堅決“不湊合”的態度,真正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
(趙青 泰州市姜堰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