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實是一份需要深思熟慮、真抓實干、久久為功的實踐考卷。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中央明確將抓落實作為主題教育總要求的重要內容。對于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來說,要以主題教育為契機,以“實”字作為衡量標尺,對照檢視自身在抓落實方面存在的落差,認真剖析反省,主動抓好整改,真正讓“實”字成為干事創業的底色。
落實是一種舉動,更是一種效果。然而,具體到實踐中,關于落實依然是知易行難。一些地方對于中央的部署要求,盡管口頭處處應承、筆頭事事回應,但真正落到行動又是另一番景象,有的“推一推、動一動”,有的甚至“不推不動、推也不動”,有的習慣于盯著上級的新提法,一見部署立馬行動,“照著模子編工作”,把起步的思考謀劃轉換成收尾的成效總結,以宣傳“搶頭條”替代工作當先鋒。
反思這些落而不實的問題,究其成因,有大局觀的缺失,只見一域、不觀全局,只謀一域、不思全局,才會怠于聽令、惰于執行;有執行力的不足,止步于“做過了”“差不多”,以制度上墻、責任有狀替代深入基層、直抵一線,才會看不到風險、防不住問題;有政績觀的偏差,急于讓上級看到成效、為自己贏得褒獎,只想著盡快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卻忘記了所作所為“對不對”的問題,才會對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對實際情況無知無畏。凡此種種,說到底在于習慣了“我”字當頭、以想法代替實踐,落實中自然也就會以我為主、讓想法逾越實踐,最終導致落而不實的局面。
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干才能夢想成真。以“謀定而后動”的思考,打牢落實的思想根基??蘸翱谔柌皇锹鋵崳つ繘_動同樣也不是落實。只有弄清楚落實的內容、目標、要求,把“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想透徹,落實才會有力有效、實現預期。以“強學而力行”的實踐,提升落實的實際效果。從謀劃到推進、再到收官,從目標定位到進展盤點、再到結果檢驗,抓落實離不開不斷學習、深入實踐。只有常用質量標尺量一量,捋一捋“目標是什么、進展怎么樣、問題在哪里、下步怎么辦”,才能在錨定目標穩扎穩打中一環一環把好落實的質量關。比如,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能否“藥到病除”,關鍵還在于各地各單位能否“知己病”“治己病”,需要各地各單位拿出深研細琢的真功夫。以“往復而不厭”的執著,增強落實的持久韌勁。事業發展離不開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倘若僅靠“心血來潮”“三分鐘熱度”,這樣的迅速貫徹、立即執行,可能比慢貫徹、不執行危害更巨。只有緊盯目標、不斷矯正,在實踐中探索發現推進落實的好思路好方法,才能真正把“落實”落到實處、讓“落實”落地見效。
(盧山 宿遷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