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層調研,一位鄉鎮組織委員反映,現在基層黨建工作的難度系數驟然加大。最突出的表現是上級機關隨機暗訪多了,套路檢查少了,在“盆景”鮮有問津、“風景”尚未形成的情形下,工作稍有疏忽,必然經不起看、經不起問、更經不起查。
試點先行、典型引路是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這不僅被實踐反復證明行之有效,將來還要長期堅持。但一度時期,試點先行被機械地理解為只要打造“盆景”就行了,典型引路被簡單地異化為吸引眼球就夠了。一些地方和單位傾其所有、投其所好,生搬硬套造出一批華而不實、專門用來觀摩參觀、點贊叫好的“局部點”“應付點”“迷惑點”。乍一看,“點”上精彩紛呈,而“面”上卻冷冷清清,很難推廣復制。
現在各級機關都在轉作風、拒歪風、樹新風,這其中,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成為重中之重。評價一個地方基層黨建工作開展如何,不再拘泥于“盆景”,而更多看重的是“風景”。換言之,過去可能是有選擇性地“一葉障目”,現在只會是主動性的“一覽無遺”;過去有可能是“一俊遮百丑”,現在則必然是“一丑遮百俊”。在這種形勢下,不難想像,只有“盆景”沒有“風景”的后果是什么?只有面子沒有里子的結果是什么?只有虛功沒有實招的“成果”又會怎么樣?
獨木難成林,盆景難成勢。這是“勢”,就是基層黨建排弱找差、補齊短板之勢,就是各方認同、群眾認可之勢,更是務實抓實、形成“風景”之勢。
(宿遷市委組織部張行,5月27日發表于中國共產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