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人用人歷來都是國家事業成敗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選什么人用什么人,既是干部工作的標準和導向,又是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的晴雨表。這就需要我們掌握“識人九法”,煉就一副“火眼金睛”。
“以體觀人,可聞其行。”識別干部能力水平、擔當作為最直觀的辦法,就是觀察他做了什么。細節法。“不細觀則不能明識”,要做實日常考核,把功夫落在平時,落于細節,通過常態化走訪調研,了解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見真實。比評法。好干部是“比”出來的,既縱向比,看干部歷史延續、一貫表現,又橫向比,看干部在崗位分工相似干部中的表現,分析干部履職能力。探索分類比較評價機制,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干部,根據工作性質、工作特點及工作內容制定標準,確保評價的科學性、精準性。駿馬法。關鍵時刻顯本色,緊要關頭看擔當。考察識別干部,要注意看重大關頭、關鍵時刻的表現。要做好專項考察,結合重點工作,采取目標評測、進度分析、群眾評議等方式,對干部落實重要決策部署,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以及處置突發性事件、辦理重要信訪案件等情況進行動態考察,了解和掌握干部處理急難險重問題的能力與擔當。
“以言觀人,可明其利。”識別干部政治立場、見識見解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觀察他說了什么。場景法。觀察干部在重大場合對大是大非問題、對重大原則問題的言論,了解其政治品德、政治立場、政治表現;傾聽其對重大問題的思考,對推進工作的思路,看其見識見解。口碑法。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把干部識準察明,就應當多到基層干部群眾中、多在鄉語口碑中了解干部。通過隨機調查等方式,打撈“沉默的聲音”,觀察其能否把群眾利益訴求作為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的著力點,從聯系群眾看親民情懷。親情法。切實把干部表現了解和掌握準,不能忽視對家庭圈的考察。要深入到干部的住宅小區、左鄰右舍去聽真言、摸實情,了解干部對長輩、晚輩的言論,看其是否敬老愛幼;了解其對伴侶的態度,看其是否家庭和睦;了解其承擔的家庭角色,看其是否具有責任意識。
“以眼觀人,深察其心。”識別干部道德品行、廉潔自律最實用的辦法,就是觀察他與什么樣的人交往。交友法。看圈中人,可知親疏。對干部的日常考察,特別需要加深對干部八小時外生活圈、交友圈的考察,看干部熱衷于結交哪類人員,便可窺見其道德品行的高下。處事法。察圈中事,可知公私。執政為公、廉潔自律的干部,不僅不為朋友以權謀私,也不會讓朋友“扯大旗作虎皮”,既不用權力影響朋友,也不讓朋友利用權力,凡事做到公私分明,建立起“親”“清”型生活圈、交友圈。往來法。觀圈中物,可知真假。“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與君子往來,不求何物,以心相交。誰道,三兩杯佳釀,月夜下共酌,不求錦衣與玉食,但求一知己,共話桑麻!古有薛仁貴美酒不沾,厚禮不收,卻偏偏收下王茂生送來的清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話流傳下來。君子之交折射真作風。
(劉玲 泰州市海陵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