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城市基層黨建“上海會議”首次提出城市基層黨建概念以來,近日,中央又專門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的意見》,為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再次吹起前進的號角。城市基層黨建的要義是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以人民為中心,通過基層黨建這個“臍帶”,把鋼筋水泥城市變成溫馨溫暖的城市。
相比“內為之城”“日中為市”等原始形態,幾千年來,城市始終在變,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未變,這也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和價值追求,是每個城市基層黨建主體的社會擔當和應盡責任。那么,怎樣共同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讓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感到更安全、更舒心、更美好?出路恐怕在于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要各美其美。城市基層黨建里的機關黨建、國企和事業單位黨建、“兩新”黨建等,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和任務目標,首要的是要先把自己的黨建責任履行好,達到“自轉”順暢的狀態。要美人之美。駐區單位包括各類新經濟、新業態、新群體等都要積極參與所在地黨組織的共建活動,主動提供資源、參與治理,以“自轉”促進城市基層黨建的“公轉”。要美美與共。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作用,圍繞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有機聯結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當然,城市基層黨建很多工作涉及動體制、動權力、動資金、動利益,不花一番功夫不行,不下更大力氣不成,要借鑒北京“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江蘇仙林街道網格管理經驗,加大街道管理體制改革,破除各種“圍城”“藩籬”,建立統籌協調各方、領導基層治理的運行機制,鋪建一張覆蓋整個城市各領域的黨建網絡、服務網絡。
如果每個城市基層黨建主體,都羞于當“藏在樓中”的“獨立體”,主動走出“大院”“圍墻”,融入城市黨建“大家庭”“大平臺”,共同構建城市“聯合體”,那么,城市基層黨建“天下大同”的日子還遠嗎?人們生活在城市,也會越來越感到更加美好。
(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