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材料豈能模板化
發布時間:2019-03-23 來源:共產黨員網 點擊:
“某某同志綜合素質較高”“某某同志工作認真負責”“某某同志工作能力較強”......當前,有的干部考察材料當中,仍然存在模板化的現象,具體表現為評價表述趨同,缺乏個性差異,分不出彼此,看不出優劣,給人的印象是“粗看誰都像,細想不知誰”。這種“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材料模板化問題,許多黨員干部深有同感,甚至在大規模調整干部時候,在聽取較多考察材料匯報之后,感覺不少考察材料看起來都會有似曾相識之感。 考察材料,其實就是在對干部“畫像”。“畫像”是否刻畫到位、形象逼真,關系到干部個人的進步,關系到組織部門能否選準用好干部,關系到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如果“畫像”因為模板化而失真,就會給決策造成失誤、貽害無窮。而必須在真實的事例基礎上,通過客觀公正的表述,將特定干部畫真、畫實、畫細、畫活、畫出特點、畫出個性、畫出與眾不同、畫出躍然紙上。 昔日,一部《春秋》,因其“一來雖文字簡短而微言大義,二來盡管富含褒貶,又每每中規中矩”的“春秋筆法”而被千古流傳。一部《史記》,因其“刻畫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眾態紛呈,敘述事例見微知著、言簡意賅、要語不煩”的人物塑造而為后人稱頌。其成功之處,在于能夠將特定人物的內外部特征,通過粗描細摩等形式呈現出來,以有“入木三分”之效,而無“千人一面”之弊。 考察材料,最忌“粗看誰都像,細想不知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材料模板化問題。只有把干部的像畫準了,特點摸清了,才能選準干部、用好干部。對此,廣大組工干部要認真學習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善于從畫好考察對象這幅畫開始入手,評判應當全面、準確、客觀,用具體事例反映考察對象的情況,多措并舉破解考察材料的模板化問題。具體來說:要著力在“全面、準確、客觀”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畫全”上下功夫。考察材料反映的是考察對象的一貫表現,不能簡單地停留在一時一事上,要精心設計談話提綱,詳細了解考察對象工作風格、個性特征、群眾口碑、工作實績等情況,深入了解被考察干部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要全面反映考察對象“德、能、勤、績、廉方面的主要表現以及主要特長、行為特征;主要缺點和不足;民主推薦、民主測評、考察談話情況”等方面內容,增加考察材料信息量,增強考察材料的說服力。 二要在“畫準”上下功夫。干部考察材料的形成過程,是文字直觀描述的過程。要避免考察材料出現“一頂帽子眾人戴”“像你像他像大家”的問題,堅持“兩點論”,對干部的優缺點辯證分析;注重形象化,減少模板式的抽象定性式表述,多運用白描手法直觀表達;注重個性化,緊扣考察對象工作方式、性格特征的差異性,提煉歸納出其顯著特征,多用事例,多些特寫,多進行個性化描述。 三要在“畫實”上下功夫。干部考察是對干部做“體檢”,必須實事求是地反映干部的真實表現。要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真實準確反映被考察人的實際情況,注意總結分析,善聽話外話、弦外音,善于引導追問,善于剝繭抽絲、去偽存真,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練就察人識人的“火眼金睛”。要認真審核干部人事檔案、查核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聽取紀檢監察機關意見、核查信訪舉報等情況的結論,做到對組織負責、對考察對象負責。
(常州市金壇區委組織部華靚,3月18日發表于共產黨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