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無錫濱湖人才港·蠡想中心開港暨2025年濱湖區人才服務季正式啟動。濱湖區現場啟動“城市伯樂計劃”百名人事專員訓練營,成立全球頂尖名校“湖灣菁英薈”,發布“濱賓有禮”人才友好商圈,出爐一攬子人才服務新政,以拳拳盛意鋪展人才與城市共成長的愿景。
長三角腹地、蠡湖之畔,無錫濱湖近年來聚焦打造“萬物競生、青苗勃發”的“熱帶雨林”式青年人才發展生態,相繼發布《關于實施“青睞湖灣”工程高質量引育青年人才若干措施的意見》《濱湖區關于更大力度支持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的十項措施》等多項人才政策,亮出“三張牌”打造青年人才生態圈。
“產業牌”:以產為媒,讓人才與產業同頻共振
競逐蘇南,產業是濱湖最硬的底氣。去年,濱湖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43位、投資潛力百強區第52位;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76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連續兩年位居無錫市第一。同時,濱湖又是無錫科創底色最鮮明、資源最密集的板塊,域內集聚兩所“雙一流”高校、12家省部屬科研院所、8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占據全市近90%的科教資源。在強勢的產業和充足的科教資源加持下,濱湖區近3年累計引進大學生超5萬人、高層次人才4500余人。
濱湖區創新實施“青見濱湖”研學活動,通過科創研學之旅,吸引海內外高校的優秀學子走進濱湖,參觀重點企業,推動人才與“543+X”產業精準對接,感受獨屬濱湖的科創活力與人文溫度。
一頭是人才培養,一頭是產業發展,高校在產才融合中承擔起橋梁作用。在濱湖,江南大學與區域內重點院所和企業攜手建設“卓越工程師學院”,開辦“產業創新班”,提前讓學生在行業專家和校內導師的幫助下,參與企業一線的項目研究和科研攻關,幫助企業培養懂技術、高水平的實干型人才。
“機遇牌”:讓更多“創業種子”長成“產業大樹”
青年創業是衡量區域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去年,濱湖區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312家,其中大學生及校友創業企業占比達25%。濱湖區搭建專業孵化平臺、強化資金扶持、深挖校友資源,以政策溫度托舉創業高度,讓更多“創業種子”長成“產業大樹”。
為打通初創企業的痛點,濱湖區成立大學生湖灣創業學院,聘請創業領軍人才、科創基金管理人、科技企業孵化器負責人作為首批創業導師,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多層次、差異化、個性化的創業支持。
為激發青年創業活力,濱湖區還定期舉辦“青創濱湖”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對大賽前30%優質項目提供5萬元—5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設立總規模1億元的大學生天使投資基金,同時承諾3年內全區建成不低于20萬平方米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新型人才創業載體,將其中不少于35%免費提供給在濱創業的高校畢業生。
自2021年起,濱湖區便與江南大學攜手舉辦江大校友創新創業大賽,至今,已累計推動125個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優質項目在錫落地。今年更是首次引進東南大學“六朝松杯”全球校友創新創業大賽,打通從課堂孵化到賽場選拔、從資金扶持到場景賦能的產才轉化路徑。
“真情牌”:吃、住、行加求職“一鍵全包”
引才靠誠意,留才靠用心。今年8月,濱湖區召開2025山水東路科創谷創新合作交流會。會上,重磅推出“六個一”青年創新創業支持體系,通過“一個免費工位、一筆啟動資金、一只天使基金、一名服務專員、一間人才公寓、一套就業保障”的全鏈條服務,持續放大引才磁場效應。
住房是人才扎根的首要關切。濱湖區持續升級“安居大禮包”:對新引進的本科及以上人才發放最高30萬元購房券,截至目前,已推出3679套房源,幫助184名人才享受購房補貼共2680萬元。另外,對來濱湖區就業的大學生,3年內給予吾珈人才公寓最高50%租房補貼,讓各類人才在濱湖“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人才既要事業舞臺,也要生活煙火。濱湖區創新推出無錫市首批人才友好型商戶,各類人才在消費時只需亮出“人才碼”,即可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優惠,數月間,“人才碼”核銷量就已過萬。針對在濱湖首次入職的應屆畢業大學生,濱湖區發放公交地鐵定向券、文旅年卡等數百元禮包,并為來求職的應屆畢業生免費提供5次地鐵卡、500元美食消費券和300元景區門票抵用券,吃、住、行加求職,濱湖“一鍵全包”。
從職場啟航的“第一程”到創業逐夢的“加速跑”,從安家筑巢的“穩穩幸福”到樂享生活的“煙火詩意”……濱湖區把太湖山水寫進了邀請函,把產業未來裝進了創業包,更把城市溫度嵌入了每一張“人才碼”,用一連串“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在舉措,推進人才之舟從蠡湖啟航,駛向更加深邃的發展藍海。
(喻婷 李楠 段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