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通過實施人才工作“書記項目”,重點建設技術、孵化、投資、職業四支經理人隊伍,以人才增值服務精準對接企業成長全周期需求,推動更多科學家變身企業家。
打造技術經理人隊伍,護航初創企業跨越“死亡之海”。以投促中心招商人員為主體,打造了一支47人的技術經理人隊伍,專注推動科技成果供需對接,已累計促成技術交易額超5億元。借助“泰州日”等活動,對接復旦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20余所高校,推動30多家企業開展50項聯合研發,打通校企技術合作通道。
建強孵化經理人隊伍,助力成長企業抵御“暴雪嚴寒”。成長期藥企普遍面臨研發資源投入大、政策理解不到位、資質申報流程復雜等“進階困境”。一方面是企業想加速成果轉化,卻受困于高端儀器購置與運維成本高、標準化實驗室投入大等“高研發門檻”;另一方面是優質研發資源“沉睡”,難以精準匹配企業實際需求。泰州醫藥高新區推動疫苗工程中心25名研發服務人員轉型為產業孵化經理人,既當政策解讀的“代言人”,為企業提供生物醫藥專項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輔導,又當申報服務的“店小二”,協助完成臨床試驗備案、生產許可證申報等關鍵事務,幫助企業少走政策彎路、搶占資質先機。依托生物制品、醫療器械等專業孵化平臺,他們為企業提供設備共享、檢測服務和工藝開發一體化解決方案。目前,該中心已成功孵化項目68個,獲評首批江蘇省標桿孵化器。荃信生物在孵化經理人團隊協助下,高效完成長效自免雙抗產品的工藝開發、臨床樣品制備與國際審查,節省時間3—6個月,降低成本約30%。
組建投資經理人隊伍,推動發展企業沖破“資本迷霧”。融資約束一直是制約生物醫藥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難題。傳統資本追求短期回報,與企業長周期研發需求錯配,導致許多優質項目陷入融資難、擴張慢的困境。泰州醫藥高新區推動華銀金投深度融入人才服務綜合體,組建了一支全員持證(基金/證券從業資格)、80%以上具備中高級職稱的投資經理人團隊,為企業量身提供“耐心資本+耐心陪伴”的綜合投融資服務。推動設立50億元大健康產業母基金,為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緩解擴張期資金壓力。依托“海棠湖下午茶”等品牌活動,全年開展金融與市場賦能對接86場,成功為28個項目匹配資金38.9億元,協助引進首席科學家等高端人才136名,項目匹配成功率達85%以上。
培育職業經理人隊伍,賦能成熟企業闖過“上市險灘”。成熟期企業雖具備登陸資本市場的潛力,但仍面臨上市流程復雜、合規要求高、資本運作人才匱乏等挑戰,容易深陷“上市險灘”。泰州醫藥高新區通過發布醫藥產業崗位描述和薪酬指南等舉措,以股權激勵、績效對賭等激勵方式,助力企業建立了一支具有生物醫藥產業背景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其中,86名具有上市公司工作經驗。北大法學碩士張陽陽經醫藥園區多崗位歷練,通過職業經理人選拔渠道入職中慧生物擔任董秘,在企業上市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顯著強化了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能力。
(泰組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