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2025年世界青年發展論壇互動區,由慧創醫療自主研發的近紅外腦功能成像設備吸引參會各國青年駐足。“我們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江蘇潛在獨角獸企業,離不開鎮江人才部門的鼎力支持。”慧創醫療董事長汪待發說,企業已獲得省、市科創人才資金達1970萬元。
布局“人才版圖”,引領“產業藍圖”。自2021年啟動人才“鎮興”行動以來,鎮江錨定“長三角產才城教融合發展福地”總定位,構建“1+2+3+N”人才政策體系,實施針對高層次人才引育的“金山英才”計劃和青年人才集聚的大學生“聚鎮”計劃,投入人才專項資金25.14億元、年均增幅超20%。2025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鎮江位列第37位,5年躍升18位。“我們深入實施人才‘鎮興’行動,持續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聚焦產才融合集聚更多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為創新引領產業強市注入更多新鮮血液和活力。”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說。目前,該市人才資源總量達70.82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1.9%。
需求畫像 精準引才
6月13日,由江蘇新通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的“適于高效率串行解串的智能座艙”“基于異構多核處理器的汽車座艙協處理器”等兩項發明專利,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公布。兩項發明的第一發明人,均為企業引進的國家級人才計劃專家。“我們已組建60余人的開發團隊。”新通達辦公室主任朱曉雙說。
緊扣產業需要,集聚“高精尖缺”人才。鎮江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圍繞“四群八鏈”重點產業和“876”創新引領工程,科學繪制產業鏈需求側、供給側人才地圖,推動人才與產業精準匹配。人才“鎮興”行動實施以來,該市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97人、省級人才工程826人、省級頂尖人才項目6個,有力推動龍頭企業搶占產業高地、科技型企業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江蘇藍鯨新材料有限公司引進國家級人才1名,攻克高性能壓電單晶關鍵技術,為鎮江重點發展的高性能材料產業添磚加瓦;江蘇金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引進金翼博士,其參與的“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相變儲熱理論方法及應用”項目獲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為鎮江新型儲能與氫能這一未來產業布局落下關鍵一子;陳正入職江蘇索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后以第一發明人身份獲得4項發明專利,助力鎮江傳統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要向產業鏈群培育要規模,持續用力強鏈補鏈延鏈,加快推動新興產業向強生長、未來產業崛起成勢、傳統產業煥新前行。”鎮江市市長徐曙海說。該市“金山英才”計劃引進產業強市領軍人才383人、實施創新創業項目352個,累計帶動企業投入近8億元,形成銷售超60億元、利稅7.5億元、新增就業超7000人的良好局面。
校地企聯 攻堅克難
7月16日,省重大項目先鋒智能集成制動系統項目現場,工人們正抓緊時間施工。“我們柔性引進吉林大學張志強教授后,在鋁材料拉伸焊接工藝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研究。”鎮江先鋒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明說,去年張志強教授入選鎮江“金山英才”計劃。
鎮江加強招商隊伍和引才隊伍整合,開展人才項目專項對接活動3000余次,同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資源共享共通共用渠道,遴選377名人才組建科技鎮長團、產業導師、技術副總、技術經理人等4支科創服務隊伍,助力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深度融合。該市還實施校地人才合作專項行動,與9所在鎮院校簽訂合作備忘錄,支持39名在鎮高校人才轉化成果、創辦企業。人才“鎮興”行動實施以來,全市引進大專以上大學生15.9萬人、培養高技能人才2萬人,在鎮高校畢業生留鎮率上升至24%。
2023年6月成立至今短短兩年,大全集團子公司中科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獲得6項發明專利,攻克堿性膜電解水制氫設備核心材料“卡脖子”問題,不僅填補國內技術空白,還大幅降低制氫設備成本。這背后,離不開大全集團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組建的關鍵核心技術人才攻關聯合體。
鎮江圍繞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推動龍頭企業聯合知名高校院所、行業組織,在全省率先組建市級關鍵核心技術人才攻關聯合體12家,并入選省級3家,1名院士和11名國家級人才領銜,為企業攻關技術難題27項。
創星閃耀 育才成林
“2021年我辭職返鄉創業,一開始只能租用民房當車間,后來參加第二屆鎮江國際菁英創業大賽并獲得一等獎,享受到資金獎勵和創業場地幫扶。”句容華犇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陳春說,公司擁有技術專利10余項,5G電調天線驅動器年銷售超1300萬元。
自2021年起,鎮江市連續5年舉辦菁英創業大賽,通過“以賽引才、全鏈服務”模式,構建人才從孵化到產業化的一站式培育體系,精準賦能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已吸引400余個優質項目落戶。該市為初創企業打造“資金+場地+培訓”三位一體支持體系,開展“惠才實事”項目94個,為2600余名高層次人才提供創業落戶、職稱評定等便利化服務,并設立12家人才特色銀行,開發“金山英才貸”全周期金融產品,累計授信達10.06億元。
在利好政策支持下,鎮江力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圖靈靈科技有限公司、潤峙之微流體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等一批初創企業破土而出,為鎮江發展人工智能、細胞與基因技術等未來產業種下希望“種子”。人才“鎮興”行動啟動以來,全市已有人才創業企業208家,均為鎮江重點產業鏈上企業,其中46家錨定鎮江主導的七大未來產業。
用熱忱服務讓人才發展無憂。鎮江緊盯人才住房安居、休閑健身、惠親關懷等生活需要,提供政策一本通、服務一窗辦、權益一碼清“三個一”人才專屬服務。該市還實施人才“租房券”工作,為來鎮工作的青年人才提供超6500套優質人才公寓。
“我們將持續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激活創新鏈,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更強人才動能。”鎮江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娟說。
(晏培娟 錢飛 王瑋 張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