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海鷗飛行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大載重智能消防無人機首飛成功,可攜帶多種消防裝備和滅火劑,在復雜地形和環境下執行消防任務;蘇州鼎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高性能光芯片突破國外技術壁壘,調制速率與功耗性能達到國際頂尖水準;蘇州博眾儀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國產首臺商用200千伏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能夠實現百萬倍級的圖像放大,直接分辨絕大多數材料的晶格結構……最近,吳江科技企業捷報頻傳。
科技浪潮激蕩的背后,是創新人才的競相奔流。數據顯示,吳江160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領軍人才創業企業占比近40%。這支規??捎^的創新“先鋒隊”,正以集群之勢推動產業躍升,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為何眾多人才將吳江作為創新創業的首選之地?答案就藏在一個個躍動的機遇之中。
機遇,根植于民營經濟的深厚沃土。作為全省民營經濟“領頭羊”,吳江不僅擁有超10萬家民營企業,更培育出2家世界500強、4家中國企業500強、6家中國民企500強,形成電子信息、高端紡織、裝備制造、新材料四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活躍的民營經濟、雄厚的產業基礎,為廣大人才企業開展創新實踐、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提供了豐富的場景和平臺。
在位于吳江七都鎮的亨通線纜工業線束生產車間,人形機器人“夸父”正在進行上崗前的最后調試。一手持掃碼槍,一手靈活抓取線束,“夸父”僅用20秒就完成掃碼、稱重、放置等一系列工序,動作流暢高效。去年,吳江老牌民企亨通集團與“科技新貴”樂聚機器人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場景中的規?;瘧茫苿尤诵螜C器人實訓向智能化、協同化方向發展。
“吳江民營企業集聚,制造業基礎雄厚,在這里可以找到大量‘人形機器人+’生態合作資源。”樂聚(蘇州)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松坦言,正是看中這一優勢,公司去年決定在吳江啟動建設江蘇首條人形機器人生產線,滿產后預計可年產人形機器人200臺。前不久,由樂聚機器人參與運營的江蘇首個智能機器人訓練中心在吳江正式啟用,涵蓋智能制造、商業服務、特種應用三大類8個場景,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人形機器人技能訓練與數據采集。
機遇,澎湃于國家戰略的強勁東風。自全域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來,吳江積極攜手上海青浦、浙江嘉善,用好一體化政策為人才創造更優的發展環境,形成了職業資格和繼續教育學時互認、職稱聯合評審、外籍人才申辦上海市海外居住證、外國人工作許可互認等一系列人才制度創新成果。
上海市“東方英才”拔尖項目及青年項目開設示范區專場后,蘇州溯馭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董震成為首批入選的吳江人才之一。“吳江不僅給了我們追夢的舞臺,更在政策、融資、場地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董震感慨道。落戶吳江4年,溯馭技術在氫能一體化電控領域加速突圍,順利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蘇州市“獨角獸”培育企業認定,累計申請國家專利80余項,銷售額突破千萬元?!拔磥?,我們將努力成為行業革新的引領者,攜手吳江在氫能生態構建、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方面展現更大作為?!倍鸨硎?。
機遇,蘊蓄于人才服務的全鏈優化。某人工智能企業創始人希望申報創業類領軍人才,需要有關部門給予輔導;某裝備制造企業申請在人才公寓附近設置共享電動車投放點,便于人才和員工出行;某半導體企業想要加強校企合作,招引專業研究生前來實習……在吳江區委人才辦,一張“益企助才”問題清單實時更新,并有專人負責跟蹤督辦。
今年3月,吳江創新實施“益企助才”專項行動,組織科技、工信等多部門力量常態化走企問需,簡單問題當場辦,復雜問題則由區委人才辦統一歸集后,協調相關單位分類分層分級交辦落實。
各類人才支持政策也不斷加碼。今年,吳江聚焦青年人才需求,專門推出9條“硬核”舉措,涵蓋求職面試補貼、租房補貼等一攬子扶持政策;為人工智能領域人才量身定制10條專項措施,特別針對頂尖人才需求建立“一事一議”靈活快速決策機制,在實驗設備場地、算力服務供給、團隊配置優化等方面給予“定制化”支持。
運用“黑科技”升級人才服務,吳江打造24小時在線的“才聚吳江”智能體。這個人才“AI軍師”如今已掌握40份人才相關文件解讀、12類人才常見問題解答,并為447家企業開通端口,只要輸入需求,瞬間就可以獲得定制化解決方案,讓人才就業創業少走彎路。
未來3年,吳江計劃新引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頂尖人才(團隊)3個,新引育領軍人才(重大創新團隊)500名以上,持續增強發展動能和經濟活力。
(李仲勛 周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