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江蘇鹽城各級組織部門迅速組織、廣泛發動,全市廣大人才和人才企業積極響應、主動作為,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和生產優勢,為戰勝“疫魔”貢獻力量、展現擔當。
疫情吹響集結號 專家人才沖一線
“我愿意!派我去!”收到關于組派“醫療預備隊”援助湖北應對疫情的通知后,鹽城市中醫院的醫護人員紛紛報名,共提交請愿書413份。東臺發布招募公告,市內醫護人員競相請戰,報名人數多達200余人。很快,由省“333人才工程”培養對象繆衛華等12名醫療專家組成的馳援湖北醫療預備隊整裝待命。
疫情發生后,全市醫療衛生專家人才“舍小家、為大家”,迅速奔赴防控第一線。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第一時間成立救治防控領導小組,由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戴真煜擔任總指揮。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海峰是鹽城第九批援疆醫療人才,2020年1月剛結束一年半援疆醫療之行,按規定可在家休息45天,但他1月16日便提前回到科室,沖上戰“疫”一線。
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鹽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借助高層次外聘專家力量,科學運用現代遠程技術,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治療服務。遠程會診在鹽城、上海兩地進行,連線一端是鹽城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另一端是世界衛生組織新發傳染病臨床診治、培訓、研究合作中心共同主任,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盧洪洲教授。他們首次遠程連線共對四例病例進行了會診。
疫情防控有所需 人才企業有所應
“慢點裝、慢點裝,這批設備是發往武漢雷神山醫院,對醫療廢水處理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定要保證質量!”1月31日上午,位于鹽城市建湖高新區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華達給排水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三套泵箱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正有序裝車,公司董事長成占華一再叮囑工人師傅小心搬運。
1月23日,華達公司接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醫療廢水處理設備生產緊急任務。他們迅速進入臨戰狀態,設計部人員快速進行圖紙設計,材料部不惜代價采購物資,一線工人立即返崗待命,大年初三便正式開始生產。6套設備生產環節只花了三天四夜,在正月初五發出第一批貨后,正月初七第二批貨又裝車發運,為兩家醫院快速建成投用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物資保障十分重要。省“雙創”人才、江蘇賀鴻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利明帶頭滿負荷工作,將生產的PCB線路板搭載在新松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呼吸機上,出征武漢,為危重病人提供第二個“肺”。
鹽城市“雙創”人才、江蘇霆善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沈玉陽組織公司技術人員加班加點測試和生產遠距離人臉識別體溫監測系統。此前,霆善科技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聯合研發的智慧體溫疫情監控測量系統已經在武漢市政府、首都機場等場所投入使用。
疫情牽動眾人心 人才踴躍獻愛心
“大家小心一點,不要將米箱弄破了。”2月3日下午,鹽城市顏單鎮正清米業公司加工中心內,1250箱裝有5萬斤優質大米的箱子整齊地碼在倉庫里,幾名工人正在有序裝車,準備連夜發往武漢抗“疫”一線。鹽城市鄉土人才“三帶”能手、正清米業合作社負責人徐正清父子忙著與工人一起裝車,不斷地叮囑:“武漢離這里 1500余里,需要長途運輸,一定要將米箱裝牢,保證完好運達。”
面對疫情,鹽城市各類人才和人才企業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省引才獎補單位鹽城東山精密產業園一次性捐款500萬元;省十大創新創業人才、昆岳互聯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懷平捐贈30萬元;市新生代企業家培養對象、百通達科技(東臺)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友捐贈醫用衛生防護手套20.2萬副……
涓涓細流匯聚成愛的海洋,有力支援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和救治。
(嚴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