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家德企技術主管崗位干了11年,什么職稱都沒有,這次比照認定為助理工程師,總算有了頭銜名號,也有了職稱基礎,為今后發展帶來了希望!”德國獨資企業克恩—里伯斯(太倉)有限公司技術主管陳橋峰對江蘇太倉探索出臺的國際職業資格比照認定職稱做法很是認可,他的感受也代表了這次首批通過比照認定獲取職稱的55名德企員工的共同心聲。
目前,太倉市德資企業已超過300家,被譽為“中國德企之鄉”。這里集聚了大量中外專業技術人才和通過雙元制培訓獲得德國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工人,但卻缺乏更加契合其職業發展特點的職稱評審渠道。為滿足德企人才的實際需求,太倉在全國打通國際職業資格與職稱資格的比照認定通道,并對太倉本土職稱與國際職業資格的有效銜接進行深入探索研究。
接軌國際人才評價標準體系
為打造國際化人才高地,接軌人才評價標準體系,太倉德資企業職稱評定率先開展德系職業資格比照職稱資格,促進職稱資格和德國職業資格的有效銜接。2018年,太倉市人社局開展調研,進行德系職業資格比照認定職稱資格的目錄收集。通過專家評審,蘇州市人社局下發了德系職業資格比照認定職稱資格目錄,將德國工商大會(DIHK)等73項國際職業資格納入德系比照認定職稱資格目錄。2019年上半年,太倉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德國職業資格比照認定工作,有55名太倉德企員工通過第一批比照認定取得了職稱證書,并繼續調研,不斷拓展德系職業資格比照認定目錄。
此外,太倉建立首家有外國專家的職稱評審委員會。當下,太倉正開創中德合作城市典范新篇章,產業升級與制造變革對人才評價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廣大德資企業,在人社局的積極爭取下,2019年6月,全國首個有外國專家的職稱評審委員會——蘇州德資企業專業技術聯合評審委員會在太倉誕生,評委會共有委員29人,其中德籍專家4人。蘇州市人社局將蘇州范圍內的德資企業職稱評審全權委托太倉市工程師協會統一組織管理實施,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在人才評價中的決定性作用。
提供新興產業重大項目人才保障
目前,在太倉,中德智造合作生動局面正在形成。為適應太倉中德合作經濟迅猛發展的形勢和德企中外人才職稱比照認定所需,太倉市進一步完善國際職業資格比照認定目錄,將更多市場急需、企業認可、人才關注的國際職業資格納入其中,提高職稱體系的完整性,擴大國際職業資格的覆蓋面。對未收錄的國際職業資格探索建立“即審即錄即認”制度,開辟評審“綠色通道”。對于全市戰略型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引進的緊缺急需人才以及來太倉創新創業的優秀人才,不受學歷、資歷限制。
在持續完善職稱比照認定的基礎上,太倉加快推進境外職業資格持有人享受技能等級待遇,加快引進培養一批技能型國際領軍人才,探索與引進一批國際職業資格培訓機構,引入社會化資源開展國際職業資格的評估和鑒定,并積極引導本土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國家職業資格培訓。
優化職稱服務打造太倉品牌
去年,太倉市出臺了《進一步深化對德合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力爭到2020年末,全市新引進德企100家,新增注冊資金5億美元,實有德資企業達到400家。
為強化產教融合與人才保障,太倉于今年下半年開始全面深化職稱評價改革體系,擴大職稱評價優質服務供給。在先行試點探索基礎上,依托太倉市工程師協會,組建德資企業職稱聯合評審委員會,將全市范圍內的德資企業職稱評審權限委托協會統一組織管理實施,并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在人才評價中的決定性作用。探索聘請外國專家作為職稱評審專項評委,以加強系統行風建設為契機,依托市場化資源和現代化信息手段,進一步簡化流程、減少材料、提升服務品質,把“便企惠民”的工作理念做深做實。
太倉全力鼓勵支持德企及一切入駐太倉的外企圍繞產業特色和人才需求,研究制定特色化國際職業資格比照認定職稱資格目錄,并不斷完善操作辦法和評定流程,以點帶面打造職稱評價太倉品牌特色,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和人才集聚太倉創新創業,形成產才互動產才融合的良好格局。
(齊雪峰 魏霄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