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赴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讀博,卻被中途取消全額獎學金,不得不進餐館賺學費;憑借29篇學術論文成博士后研究員,卻不走學術之路,初次創業遇挫;二次創業前景大好,卻賣了別墅回國創業。如今,他創辦的蘇州漣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產品暢銷35個國家。
他,就是江蘇省“雙創人才”劉楊,因戲劇般曲折的奮斗故事,被贊為“創業英雄”。走近劉楊,記者發現這位創業英雄,不僅有屢敗屢戰的英雄氣概,骨子里還藏著博愛濟眾的英雄情懷。
蘇州高新區竹園路209號蘇州創業園,劉楊的公司已在這里扎根4年。推門進入,迎面展示著一排锃亮的“獎杯”,這不是“榮譽墻”,而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安防產品“守護俠”。
2017年5月,劉楊帶著“守護俠”走進央視《創業英雄匯》節目。舞臺上,他扮演獨居家中、突然摔倒的老人,倒地瞬間,“守護俠”立即響起警報聲,“女兒”手機同步接到警示信息。
具備深度學習功能,辨別監控區域非常規行為,遠程發送異常信號;遇斷電摔砸,性能保持不變……劉楊團隊研發的這款擁有22項自主知識產權的“黑科技”產品,在熒屏亮相后“一夜成名”,一個月后就實現小批量生產。目前,這款產品月出口量約3000臺,月營業額超過40萬美元。
14年的創業經歷跌宕起伏,直到公司運營進入良性軌道,讓40歲的劉楊萬分感慨。2011年他在美國創辦AR增強現實技術公司,一年半后宣告失敗。“東山再起”的劉楊聚焦物聯網領域,成立高科技公司Piezonix并擔任CEO。這次他成功了,不僅獲得多項美國國家自然資金的資助和風險投資,客戶包括諸多世界500強企業,還受邀與巴菲特共進午餐。
到2012年,劉楊在美國已是中產階級,同為博士的妻子收入也不菲。在外人眼中即將攀上人生巔峰時,劉楊突然賣掉房子車子,轉讓公司,帶著老婆兒子回到中國。
費盡千辛萬苦才在美國站穩腳跟,何必回國從零開始創業?劉楊的舉動惹來親朋好友“一邊倒”的質疑。
“在異國他鄉,內心總找不到歸屬感。我是中國人,遲早要回國。”劉楊下定決心:回中國辦一家世界級企業,做出世界領先的產品。在考察6個城市后,劉楊決定舉家搬遷到“宜業又宜居”的蘇州。蘇州古今輝映的城市氣質和濃厚的產業創新氛圍,讓劉楊“一見鐘情”。
蘇州也沒有辜負劉楊的信任。在漣漪信息科技公司最困難時,蘇高新創投集團對其投資200萬元,解了劉楊的燃眉之急。前年,公司完成第二輪千萬級融資,公司估值超過億元,劉楊也獲評江蘇省創業領軍人才。
“人生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句話寫在劉楊的一本筆記本扉頁上,也成為劉楊奮斗的初心。去年8月7日,蘇州市姑蘇區一位獨居老人,被“守護俠”捕捉到起夜異常——平時每晚起夜1次,但當晚頻繁起夜達5次。“守護俠”將這一非常規行為反饋到老人子女手機上。當子女趕到時,老人已輕度中風,所幸送醫及時才避免了悲劇發生。
創業成功可以致富,但創業如何幫助弱者?劉楊的答案是,做有抱負的企業家,用技術解決社會問題。劉楊調查發現,國內獨居老人的安全問題,日益成為老齡化社會不可回避的痛點,“守護俠”由此而來。這款“黑科技”不同于被動的視頻監控,而是通過多個傳感器數據經過融合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等,主動獲取潛在風險并及時發出警示。
近3年打磨,20多代更迭,1000多萬元研發投入,“守護俠”終于迎來量產入市,但目前未在國內市場大范圍推廣。“我希望以更低的售價出現在國內市場,讓‘守護俠’普及更多家庭。”劉楊透露,公司技術團隊正全力做技術攻關,這個“小目標”將很快實現。
好消息接踵而至。央視去年12月1日發布十大“中國創業榜樣”,劉楊榜上有名。“如果我的產品能堅持20年、50年,甚至是100年,守護家庭和獨居老人的安全,這輩子就值了!”劉楊認真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