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海之濱到天山腳下,跨越萬里的援疆情深似海。第十一批江蘇援伊·鹽城工作組自進疆以來,在民生、產業、文化、人才等方面,用一項項暖心實事、一組組亮眼數據,繪出新時代援疆工作新畫卷。
民生為先 溫暖在身邊
盛夏七月,此時的察布查爾縣森林公園涼爽且靜謐,通往森林公園的道路改造項目已經完成了鋪油工作。這條9.4公里的旅游公路,是通往森林公園和白石峰的唯一通道,項目總投資近4000萬元,全部來自援疆資金。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鹽城工作組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接連建成城東實驗幼兒園、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等一批重點民生項目,讓“援疆項目”真正成為老百姓身邊的“暖心工程”。
產業為引 奏響奮進曲
年初,在海南三亞,一場極具民族風情的演出吸引了無數游客駐足——這是鹽城工作組牽線搭橋,讓伊犁錫伯族歌舞團“走出去”的精彩首秀,不僅唱響了察布查爾的文化魅力,也為“美食+歌舞”文旅產業跨省合作開了新局。
鹽城工作組積極拓展外部市場,助銷農副產品超7300萬元,讓察布查爾的好味道走得更遠、賣得更好。與此同時,招商引資不斷“上新”,累計促成1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近15億元,伊南工業園區產值突破百億大關。
文旅板塊也亮點頻出。白石峰森林公園總體規劃落地,云下草原度假村加速建設,錫伯古城、塞錫湖景區聯動發展,旅游熱度持續升溫。國家級射箭館、文體賽事接連落地,文化軟實力成為縣域發展的硬支撐。
文化潤疆 共繪同心圓
6月的廣場上,民族服飾迎風飄揚,歡快舞步踩響鼓點,這是鹽城工作組推動“蘇韻伊情·舞動箭鄉”文化品牌深入基層的一個縮影。工作組持續推動文化潤疆工程,扶持基層文藝隊伍,搭建民族團結交流平臺,廣場舞大賽、美食節等群眾性活動深入人心。
“十四五”以來,鹽城工作組累計推動298個部門結對共建,組織交流互動356批次,援助物資超3000萬元;助力197名學子圓夢大學,29所學校結對共建。
人才賦能 筑夢邊疆
鹽城工作組大力推進“組團式+托管式”教育、醫療援疆,推動“輸血”向“造血”轉變。2024年,察布查爾鹽城實驗學校中考成績躍居全縣第一,高考一本上線率創下新高,職校團隊獲自治區“優秀團隊”。醫療領域累計診療患者2.2萬人次,參與及指導手術近1600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30項,縣人民醫院考核排名躍升32位。
鹽城工作組圍繞產業鏈開展技能培訓,幫助200余名青年取得技師、高級工等資格證書,為邊疆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萬里攜手,共繪錦繡前程。江蘇援伊·鹽城工作組組長曹亞表示:“我們將繼續堅持真情援疆、科學援疆、持續援疆,以更實舉措續寫新時代援疆事業的‘鹽城篇章’。”
(蔣華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