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昆山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人員”陳國平在自助取號機上取號排隊,等待約7分鐘聽到叫號廣播后,他前往窗口咨詢外資企業設立所需材料,然后到機器上進行登記?!包c擊法人服務,找到市場監管局,再在企業登記注冊欄目下找到公司設立登記,點擊在線辦理……”一趟流程下來,陳國平微微出汗,看著屏幕上各種菜單選項有點“云里霧里”。他坦言,如果沒有專人指引,自主完成登記有一定困難。
陳國平的真實身份是昆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這一趟沉浸式體驗讓他有了別樣感受:從取號、咨詢到辦理,流程清晰便捷,專人服務也到位,外資企業登記流程雖經數字化改造,但對于首次辦理者而言,操作系統仍較為復雜,往往會碰到“找不到”“看不懂”等問題。
現場問題現場解決。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細化、詳解、標注每個步驟,并制作外資企業網上登記流程指示圖供辦事人員參考、對照,讓辦事流程更簡明直觀。
干部以市民身份“跑一次”體驗企業開辦、工程審批等政務服務流程,這是蘇州今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的“換位跑一次”行動。春節假期剛過,昆山即召開“新春第一會”,把“換位跑一次”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改進工作作風的關鍵抓手,以“用戶思維、客戶體驗”重塑政府治理和政務服務,以“換位”切實解決“越位”和“缺位”。
昆山市委書記陳麗艷說:“以刀刃向內的改革勇氣真發現問題、發現真問題,讓企業和群眾辦事跑最少的路、花最少的時間、找最少的部門、交最少的材料,在服務上做到快人一步、勝人一籌。”
昆山作為縣級市,機構編制等行政能級有一定限制,但營商服務絕不設限。昆山有著超3.5萬家工業企業、3300家高新技術企業、8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近60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這樣的體量,決定了只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做好企業的堅強后盾,城市的發展后勁才能足夠強勁。
早在2020年,昆山就首次對外打出“昆如意”營商服務品牌,并連續兩年推出28條和16條優化營商環境新政;2022年,昆山提出打造投資創業“首選地”;2023年起,連續兩批營商環境體驗官“走馬上任”……無論是下轄區、鎮依據自身特色提出的“放心靠‘浦’”、“保姆式”掛鉤服務等創新舉措,還是職能部門把營商環境優無止境作為改革發力點,昆山的“小氣候”一直風景這邊獨好。
如今,在“換位”中查問題、找堵點、揪痛點,這是從“管理者”到“體驗官”的角色轉變,是從“被動回應”到“主動作為”和“靠前一步”的行為重塑。但“換位”不能只停留在思考階段,“換”到什么程度、“跑”出什么成效,更需要用“身體力行”來解答,用“實際成果”來檢驗。
基于此,昆山正用一次次“跑”的實踐回應群眾和企業期盼。2月18日,昆山龍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研發總部開工奠基,項目總投資3億元,達產后年產值10億元。該公司主導產品手機高精度攝像頭馬達智能檢測設備,填補了國內手機攝像頭相關測試領域空白。
項目順利開工離不開“保姆”的助攻。原來,此前企業因生產辦公需要對施工方案進行調整,導致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遲遲未辦理成功。得知企業遇到困難后,掛鉤該企業的“保姆”——昆山高新區經濟發展局負責人立刻開展一對一服務,并以企業主的身份躬身感受辦事流程后,提出優化建議:申報材料的遞交與現場勘察可以合并同期推進。干部跑一次,換來的是公司負責人當天就拿到施工許可證,點贊昆山服務的速度和溫度。
營商環境的有口皆碑,最佳證明就是企業項目的紛至沓來。據統計,2024年昆山新簽約北特機器人、陸新新材料等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56個,協鑫數字科技金融中心、進口食品(花橋)國際貿易中心等多個50億級重大項目落地,引進科技型項目1240個。今年勢頭依然強勁,春節一過就有阿里巴巴、立訊等7個項目簽約落地,平均每3天就有一個項目落地。
其中,2月8日簽約落戶昆山的立訊項目總投資120億元,是近3年昆山投資額最大的項目,包括新一代智能終端及穿戴產品項目和智能精密聲學耳機產品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800億元,并帶動多家上下游企業加速集聚蘇州。
“立訊集團堅定選擇昆山,是對這里產業鏈優勢的肯定,也是對‘昆山服務’品牌的絕對認可。”立訊集團副董事長王來勝深有體會地說,立訊很明顯地感受到,昆山政府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用敢為人先的魄力和無微不至的溫度,一次次刷新重大項目落地的紀錄。立訊定會與昆山雙向奔“富”!
放眼昆山,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目的的“換位跑一次”行動,正逐漸從經營主體延伸至普通市民的所需、所盼、所向。這就像一束束力求穿透云層的微光,不斷為這座城市溫暖+1℃?!坝曛写騻恪薄把┲兴吞俊?,這便是昆山與企業、與市民群眾的相處方式。
(范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