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三三”工作法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
發布時間:2020-04-10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點擊:
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一項戰略性系統工程,也是一個考量眼光長遠、思想解放的實踐問題。近年來,江蘇省鎮江市始終把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作為優化干部隊伍的關鍵舉措,研究和探索新常態下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規律、有效路徑,聚焦“選、育、用”三個環節,采取“三三”工作法,取得了較好成效。
聚焦精準發現,開展“三類”薦選。通過推薦、比選、調研等方式,精準發現、常態化儲備優秀年輕干部人選。一是開展署名推薦。發揮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培養選拔年輕干部第一責任人作用,按照一定比例,由市各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實名推薦35歲左右正科職干部、30歲以下副科職干部,作為市級培養對象,市縣聯動、“一人一檔”、跟蹤管理、定制化培養。二是開展集中薦選。打破單位、身份限制,面向全市公開薦選優秀科級年輕干部。三是開展專項調研。著眼鎮江5-10年的干部隊伍建設需求,通過組織推薦、實地調研、深入考察、統籌比選,對各單位、各條線年輕干部開展深入調研。
聚焦綜合培養,突出“三性”培養。針對年輕干部的特點、短板,突出黨性、專業性、實踐性的教育培養。一是強黨性“補鈣”。把黨性教育、廉政紀律作為干部培訓必修課,打造干部教育培訓“632”體系,搭建周末家說、青年干部論壇、組團研學等平臺,學研結合,激活思想。二是聚專業“練才”。針對全市改革發展急需的產業發展、財政金融、城鄉規劃建設、科技創新、生態文明建設等5類專業人才,通過履歷評價、實地調研、專家論證等程序,遴選了55名的緊缺專業型人才,赴上海、深圳、省金融監管部門和本市重點企業掛職。三是多崗位“壯苗”。實行“凡提必下”,明確規定特定年齡的年輕干部提拔為縣處級干部,一般要有2年以上的鎮(街道、園區)等基層單位領導班子工作經歷或信訪、援派等艱苦崗位工作經歷,督促年輕干部“走下去”、“沉下去”。 遴選30名優秀年輕干部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交流任職,抽調120名年輕干部進行“七個一批”掛職鍛煉;在丹陽、京口等轄市區試點開展先任職后晉級、低職高掛、參與分工、真掛實用,為年輕干部成長鍛煉創設更高平臺。
聚焦常態選配,實行“三項”規定。一是建立日常選配“硬杠杠”。明確在全市每次提拔10人以上的縣處級干部調整中,40歲和35歲左右的分別不少于一定比例;各地、各單位科級干部調整,應有一定比例的35歲以下正科級干部、30歲以下的副科級干部。二是強化日常管理“硬約束”。深入落實縣處級青年干部選配專項預審要求,同步建立科級青年干部選配專項預審制度,對連續二次預審不能通過的,在全市范圍內統籌調劑配備。建立全市科級青年干部專項預審臺賬,動態掌握年輕干部配備情況,對差距較大的,進行督查和提醒。三是落實日常考核“硬指標”。將鄉鎮(街道、園區)黨政領導班子35歲以下年輕干部占比納入轄市區組織工作考核,定期檢查通報,年底進行考核,以考核硬指標推動年輕干部配備真落實。
(高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