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要跑半年才能拿到的施工許可,沒想到代辦員幫忙協調后,45個工作日就辦好了!”近日,在市民中心,江蘇艾迪智能裝備項目負責人祁學靚捧著剛打印出的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難掩激動。這一服務效率的背后,是金湖縣堅持黨建引領政務服務改革,以“紅色動能”加快項目落地的生動實踐。
織密“紅色網格”,
架起政企“連心橋”
金湖縣深入貫徹“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理念,將黨組織戰斗堡壘建在政務服務鏈上,組建黨員攻堅突擊隊、青年代辦服務隊,在市民中心窗口設立“黨員示范崗”,通過“項目吹哨、黨員報到”,推動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在項目審批一線亮身份、踐承諾、比貢獻。
江蘇艾迪智能裝備項目是這一制度的受益者,項目落地初期,黨員攻堅突擊隊組織多部門提前介入,對項目規劃方案、施工圖紙等12項材料進行預審核,一次性列出16條修改意見。該縣每個重點項目配備1名黨員代辦員,從簽約落地到竣工驗收全程跟進、全程代辦,今年已為45個重點項目提供個性化代辦服務,審批服務提升40%。
深化“數據賦能”,
構建審批“新模式”
在總投資6億元的江蘇雙睿冷拉線材項目建設現場,工作人員展示了“審批作戰圖”,在“一網通辦”平臺支撐下,簽約當日就介入項目,先行啟動施工圖設計和審查,同步完成項目勘察、設計、施工等工作。
金湖全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件事”改革,依托電子證照和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庫,在全省率先推行“踏勘+設計+審圖”一體化服務體系,打破18個部門業務系統壁壘,打通47項數據接口,歸集整合用地、規劃、施工等全流程數據資源,橫向推動審批部門信息互通,縱向連接省市縣三級審批網絡,辦理環節由23項減至5項,在線辦理率100%,實現項目“踏勘即審圖、拿地即開工、建成即驗收、竣工即交付”全鏈通辦。以落戶開發區項目為例,審圖平均節省近20天,開工平均提前2個月,竣工至交付時間壓縮約40%,真正實現了項目審批的短、平、快。
精準“靶向攻堅”,
跑出服務“加速度”
工程建設項目領域存在中介服務事項多、機構魚龍混雜、流程繁瑣、服務收費亂、時間不可控等問題,不少項目還因此導致工程停滯、延期,甚至無法竣工驗收。該縣堅持問題導向,探索實施“聯合評審+中介聯合體”服務,實現由“一事一委托”升級為“多事一起辦”,縮短評審時間近一半,節約費用30%以上。
以江蘇雪榕生物科技項目為例,該縣代辦中心依托市聯合評審平臺,建設單位在中介聯合體庫中一次選擇能評、環評等中介事項,僅32個工作日聯合評審服務就完成以往最少60天才能完成的工作。該縣起草的《工程建設項目中介聯合體組建及運行規范》已獲省地方標準立項,即將成為全省工程建設項目領域中介聯合體的服務標準。
金湖縣將黨建引領切實轉化為營商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金服務”營商品牌向心力。今年前三季度,全縣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45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7個;竣工項目54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個。這些服務成果正是黨建引領、數據賦能與靶向攻堅同頻共振的生動體現,為企業家投資放心、創業舒心、發展安心提供了堅實保障。
(潘勇 吳瑤 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