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宜興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相統一,構建完善“市級層面統籌指導、市級機關聯動幫促、鎮(街道)村(社區)一體推進”的工作格局,重點用好幫促提升、推進調度、聯動攻堅三項工作機制,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重點村社區補短強弱攻堅行動落地見效,為村(社區)“兩委”換屆營造良好環境。
找準癥結,精準施策促轉變
村黨群活動中心配套功能不完善、人氣不足,村集體經濟增長緩慢……丁蜀鎮施蕩村堅持開門納諫,召集老黨員、退休村干部和骨干企業負責人等召開座談會,征集意見建議,由鎮黨委專題研究討論,制定工作方案,共同推動落實。目前,該村黨群服務中心已完成改造,2700平方米閑置資產得到盤活,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攻堅行動以來,全市8個重點村(社區)堅持“有限時間解決有限問題”,通過座談交流、調研走訪等方式,“一村一策”制定整頓提升工作方案,梳理形成問題清單、整改清單、責任清單,逐一明確目標任務、方法步驟、時限要求、工作措施和責任主體,逐條逐項抓好方案落實。
今年汛期,太華鎮云湖村安然度汛,以往易受淹的荷花塘自然村,由于新投用了3座箱涵,雨水順渠而走,也未受到影響,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升。這些改變,離不開村黨總支與宜興市水利局機關黨委的結對共建。宜興市對每個重點村(社區)落實“五個一”聯系機制,配套成立由板塊黨(工)委副書記為組長、組織委員為副組長、職能部門為成員的工作小組,層層壓實工作責任。目前,宜興市級領導對重點村社區“家家到”,累計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矛盾化解等各類問題12個。
多方聯動,凝心聚力強攻堅
在宜城街道城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樓大廳正在緊鑼密鼓地改造升級中。由于歷史原因,2020年社區一樓的服務大廳被移至二樓,給居民辦事帶來一定不便。這一問題在市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協調機制專題會議上提出后迎刃而解。據了解,服務大廳近期將建成投用。
同樣的變化還發生在興建社區。今年以來,在宜興市委組織部、市委社會工作部、市民政局等多部門的聯合指導下,新建鎮黨委通過打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優化社區四至范圍、配強社區工作力量等有效舉措,推動興建社區實體化運行,社區面貌整體改觀,得到群眾廣泛認可。
為進一步凝聚合力,宜興市圍繞鎮街難以協調的、村(社區)亟待破解的重難點問題,召開市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協調機制專題會議,交辦需協調事項18件,由宜興市委組織部結合“兩委”換屆工作,重點關注、定期調度,確保壓茬推進、逐個見效。同時,宜興市還舉辦全市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對黨內法規、“三資”管理、村集體經濟發展、基層治理等內容專題培訓,有效提升重點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服務群眾的水平和工作能力。
以人為本,務求實效謀發展
宜興市始終以“群眾滿意不滿意,群眾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攻堅行動成效的標準,將強村富民作為根本之策,將基層治理作為首要保障,有力提升黨員群眾對重點村(社區)黨組織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屺亭街道屺亭村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對接,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推動1250畝良田成片,配套建設灌溉渠道、機耕道路等設施,開展老舊農業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效益;徐舍鎮鯨塘村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生態化魚塘改造等方式,增加土地流轉、魚塘發包標準,為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截至目前,5個重點村黨組織實施富民增收項目11個,年底村集體收入預計平均增加30余萬元。
新街街道新業社區周邊小區、餐飲店鋪較多,一大批外賣小哥、快遞小哥活躍在社區。社區黨支部主動傾聽一線“新”聲,關注到小哥們存在休息難、補給難的問題,就在今年新投用的黨群服務中心專門打造暖“新”驛站,配備冰箱、微波爐、飲水設備、充電設施等基礎設施,向新就業群體常態開放,實現“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飲水、累可歇腳”。在湖?鎮竹海村,村黨總支整合網格員、律師、調解員、老黨員等治理資源,打造“有理有節”矛盾調解品牌,開展法律明白人、調解員專項能力提升培訓,常態化收集訴求、排查矛盾,調處各類矛盾糾紛40余件。今年以來,8個重點村(社區)黨組織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七個專項行動、“把支部建進小區”等重點工作,辦好設施改造、惠老助餐、衛生醫療等64件民生實事,讓更多治理成果惠及群眾。
下階段,宜興市將聚焦重點難點問題,進一步落細落實攻堅行動各項要求,推動各方力量常態下沉、同題共答、齊抓共管,確保整頓工作取得實效,讓干部群眾可感可及,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宜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