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中國組織人事報》推出破解組織生活走形式系列報道。首期題為《組織生活如何活力足?》的報道,介紹了我省鎮江市增強組織生活實效性、感染力的做法,現將相關內容轉載如下。
內容空泛、缺少謀劃、與實際問題“脫軌”,怎么才能使組織生活更加務實有效?江蘇鎮江——
按圖索驥“校正”言行
編制《黨支部標準化工作手冊》,明確組織生活怎么干;制訂“紅色地圖冊”,基層黨組織就近開展“實境化”教學,增強組織生活實效性、感染力
正值秋種時節,江蘇鎮江市丹陽陵口鎮陵口村黨委第一黨支部黨員吳國平,一大早就趕來參加黨課。這堂黨課是由種植能手談農業種植心得,并講解最新農業政策的。由于內容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不僅本支部44名黨員全部參會,還吸引了不少村民自發聽課。
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支部每月都結合不同主題開展活動,形式多種多樣,讓黨員體會到了不一樣的組織生活。
這一改變得益于鎮江市編制的《黨支部標準化工作手冊》。工作手冊涵蓋了12個重點工作月歷、5項基本黨務知識、40篇相關工作例文等內容,明確了組織生活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12個重點工作月歷包括固定類和主題類,每月活動以清單形式列出,各基層黨組織結合實際就能排出支部活動?!艾F在有了工作手冊,每月組織生活要干什么清清楚楚,而且更加務實有效?!绷昕诖妩h委書記蔣朝暉邊說邊準備下個月的組織生活內容。
為解決組織生活感染力和吸引力不強等問題,該市還深入挖掘鎮江40余處革命歷史類紀念設施、遺址和37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紅色基因,制訂“紅色地圖冊”?;鶎狱h組織通過“紅色地圖冊”查找教育基地,就近開展“實境化”教學,在潤物細無聲中加強黨員黨性教育和黨性錘煉。
按照將現場變成課堂、素材變成教材、講解變成互動的思路,該市設置30個黨員政治生活小屋、句容市設置“黨園”、市委黨校設置黨性教育中心等“實境課堂”,讓黨員干部在實境中對照黨章黨規“校正”,對照正反典型“自省”,有效解決了組織生活枯燥無味、缺乏深度等問題。
“每月對黨員開展教育活動,不能僅僅是理論教學,更要在實境中汲取營養。”京口區正東路街道酒海街社區黨委書記卜美琴說。她所在的社區黨員曾經對單調的組織生活產生了“審美疲勞”。但一個月前,社區黨委就近開展的“緬懷革命先烈、永葆黨員本色”活動,讓很多黨員贊不絕口,難以忘懷。在活動中,黨員佩戴黨徽,來到烈士紀念碑前,參加一項項莊重的儀式,聆聽革命先烈感人事跡,由衷感到肩負責任的重大。
開展組織生活,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針對性。近日,社區居民有房屋產權、勞動糾紛等法律咨詢的需求,社區黨員干部主動幫助協調,通過黨建聯盟單位知名律師事務所出面,召開了一次法律咨詢會,居民個個拍手叫好。
“實用型”“功能型”黨的組織生活把各領域的組織力量整合起來,在解決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的問題中落到實處、起到作用。實現了組織優勢、資源統籌、功能服務的優化,提高了黨組織和黨員在群眾中的威信與地位。
(王泉超、張兆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