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中國共產黨,時刻獻身崇高理想。我們奮斗、我們犧牲,只為民族復興夢想……”七一前夕,一首鏗鏘有力的大合唱《前進吧,中國共產黨》回蕩在徐州賈汪區馬莊村文化禮堂上空,村黨委帶領全村黨員群眾齊聚一堂,共同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
從一個貧瘠落后的蘇北煤村,發展為如今遠近聞名的“全國文明村”,馬莊村實現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飛躍。馬莊村黨委書記孟國棟說,30年來,馬莊村黨委用鍥而不舍的摸索實踐,交出了一份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答卷。
煤村蝶變,從“黑色經濟”到“綠色馬莊”
1986年,馬莊還是坐落在徐州市北郊一個毫不起眼的貧困村。彼時,黨委書記孟慶喜帶領村黨委干部連開三天會,決定依托煤炭資源,發展“黑色經濟”,先給村民們拔“窮根”!
作為黨員帶頭人,孟慶喜拿出了自己多年打拼的10萬元積蓄砸進了煤礦,其他黨員和群眾也紛紛解囊,風風火火干了兩年,馬莊煤礦終于開張了,投產幾個月就還清了村里外債,在村黨委班子的領導下,馬莊人挖到了“第一桶金”。
嘗到創業甜頭的村黨委,同時在為今后的發展未雨綢繆:把煤礦收入的一半用于擴大再生產,另一半用于開辦“地上產業”。于是,馬莊陸續建成機械、化工、冶金、建材、運輸等十幾家企業。孟慶喜說,這是馬莊的第一次轉型。
“不要光看開煤礦賺錢,生活條件可不是一般差。白襯衣穿一上午,領子基本都黑了?!泵蠎c喜說,他們也曾吃過粗放發展的虧。馬莊村原有耕地4800畝,煤炭開采后,有2000多畝耕地塌陷,不能耕種。
土地塌陷、煤礦關停,馬莊并沒有一蹶不振,而是走上了綠色發展的生態轉型之路。在村黨委的帶領下,馬莊及時調整發展思路,配合采煤塌陷地綜合整治,依托潘安湖景區進行旅游開發。
如今,馬莊已建成環村水系、仿古建筑農家樂、田園景觀體驗園、鄉村休閑垂釣園、蔬菜瓜果采摘園等綠色文旅產業,并引導村民就業創業,實現人均增收3萬元。
“馬莊的發展從‘黑色’變成了‘綠色’,青山綠水加民俗文化給村民帶來了紅火的日子?!瘪R莊村黨員徐剛告訴記者,依托潘安湖優勢資源,他回鄉辦起了“婚禮小鎮”,如今有數十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每日接待量達1000多人次。
文化興村,“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
“樂團最困難的時期,我被父親拉了回來?!泵蠂鴹澱f,如今已經成為“馬莊文化名片”的村銅管樂團在村黨委的帶領下,從誕生到發展,歷經涅槃。
時間回到31年前,馬莊村經濟剛上軌道,老書記孟慶喜提出“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的口號,建起了蘇北第一支農民銅管樂團,由此拉起了馬莊“文化興村”的旗幟。
后來,隨著村煤礦關閉導致的“經濟危機”,這支樂團一度面臨解散。“經濟都不行了,樂團還要搞嗎?”有人問。馬莊村黨委快速應變,召開黨員會、組織村民一起研究,最后統一思想:只有穩住人心,才有可能重振旗鼓。
孟國棟臨危受命,成了樂團團長?!昂芏嗳苏f咱干不下去,可我不信這個邪,咱們肯定能干好!”面對僅剩下的7個隊員,孟國棟給大家鼓勁,嘴上雖然這么說,可他深知,只有勇闖市場,才能起死回生。
于是,孟國棟帶著支部黨員起早貪黑為樂團奔走,“最初接下的商演,全是我們一個個跑村子、跑企業跑出來的?!爆F任馬莊銅管樂團團長孟輝告訴記者,最艱難的日子,黨員干部苦活累活搶在前,出去演出擠在貨倉休息,把好位置讓給其他隊員?!按蠹覕Q成了一條繩!只3個多月,樂團就有了起色,一些離去的隊員看到希望又重新歸了隊?!?/span>
2004年,在馬莊農民樂團的帶動下,馬莊又擴建了“百人鑼鼓隊”和“馬莊民俗表演團”。如今,這支“紅色文藝輕騎兵”走向市場,每年除了公益演出外,還承接各類商演200余場。
馬莊的“幸福之歌”漂洋過海,唱到了世界各地,“現在樂團年純收入70多萬元,文化演出在鼓了腰包的同時,也實實在在陶冶著村民的情操?!泵陷x說。
富民增收,“小香包”走向“大世界”
“我們初步和一家有著百萬粉絲的電商達成了合作意向,下一步還將和賈汪區郵政局共建香包電商旗艦店。”一上午,李蹊辦公室的電話一個接一個打進來,他來馬莊村掛職黨委副書記還不到半月,已經忙得不亦樂乎。李蹊說,要借助電商這艘“大船”,讓馬莊香包走向全世界。
去年,馬莊建成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香包文化大院,在村黨委的支持下,集香包設計、制作、展示、體驗、銷售為一體的文化創意綜合體也已投入使用。
“目前全村賦閑在家、有制作香包能力的近300名婦女全部出動,大家一邊做香包,一邊照顧家庭,月收入達到三四千元?!毕惆笤贺撠熑藚柣矍湔f,與馬莊村一路之隔的潘安湖國家級濕地公園,每年吸引600萬游客,也形成了巨大的香包消費市場。
“不僅要賣全國,更要賣全球。借助電商平臺,馬莊香包線上銷量將實現質的飛越,帶動周邊上千人就業?!崩铛韪嬖V記者,除了開拓線上銷售平臺,香包大院還將融合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打造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節日定制香包,真正讓“小香包”成為富民“大產業”。
“馬莊30多年堅持黨建引領不動搖,走文化潤村、旅游富民的道路,就是要將文化旅游業做大做強,成為富民增收的支柱產業,讓村民從產業轉型中獲得更大的利益?!泵蠂鴹澱f。
30年來,從貧窮落后到開礦起家,從關停煤礦到產業轉型,從樂團自娛到市場運營,從“六個堅持”到“一強三帶”,是什么讓馬莊人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答案是那顆始終搏動在馬莊沃土上的火熱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