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您之前反映的燃氣管道老化問題,這周我們工作人員就會上門幫您完成更換。”近日一大早,家住江蘇省寶應縣安宜鎮蓮花社區的于源老人就來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耐心反饋工作進度。這樣的場景,如今已成常態。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寶應縣堅持把解決民生問題擺在核心位置,一體推進學查改,持續推動黨員轉變作風,解決群眾身邊大小難事,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辦實事的真實本領和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
聚焦學習教育實效,建立問題“動態排查、即時整改”機制。創新農村集體資源“以圖管地”智慧監管模式,新測繪土地面積,并動態更新數據,讓集體資產監管從“階段性清查”變為“常態化守護”;聚焦校園食品安全,完善膳食經費管理,同步推進全縣中小學食堂改造以及膳食經費動態監管;針對燃氣安全、物業服務等高頻訴求,建立“發現—整改—回頭看”閉環機制,推行“荷”管家物業服務模式,化解物業糾紛,提供各類暖心服務讓居民幸福感持續升溫。
用長效機制破解治理難題,讓服務高效更便捷。將學習教育中形成的好做法固化為制度機制,建成“高效辦成一件事”專窗、綜窗,著力推動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讓政務服務從“一次性改進”轉向“持續性優化”。開通“行風監督直通車”,遴選12名行風監督員,設立3個行風觀測點,推動營商環境改善從集中整治走向長效提升。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并重,制定涵蓋民生保障、鄉村振興等領域的各類長效機制,著力實現整改一個問題、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讓學習教育的成效看得見、留得住、可持續。
(趙永智 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