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72次重要會議,引領波瀾壯闊、氣象萬千的改革航程。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改革往往由一個個問題的“點”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由點及面、以面促全深化。面對改革的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黨員干部須突出問題導向,善于找準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迎著焦點上、盯著難點攻、圍著重點抓、沿著亮點立,從而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識與力量,推進改革清障除弊。
迎著焦點上。關乎推動高質量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的焦點事件,往往是牽動社會的痛點問題。用好改革這一重要法寶,消除社會之痛,首要的是黨員干部迎著焦點上,不能對社會“聚光燈”下凸顯的問題無感、裹足不前,要用擔當表決心。對此,黨員干部須在把牢正確方向中樹立信心與決心,只要符合黨中央要求、符合基層實際、符合群眾需求的,就一鼓作氣將改革進行到底;在把握工作時度效中拿出責任與擔當,從改革具體方案制定、部署實施到政策配套、督察落實一抓到底,為好政策兌現、好措施落地打通“最后一米”。
盯著難點攻。利益固化、風險沖擊、落實不易……改革面臨的難點,大多是關涉深層次矛盾的堵點。改革味要濃、成色要足,關鍵就是奔著問題去、盯著難點攻,以求解意識從最緊迫的事項改起,從人民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在這個過程中,要有動真碰硬的勇氣,敢于正視難點堵點及其背后的真相,用好交換、比較、反復的方法論,透過表象深挖病灶,把問題癥結找到找準,從而對癥下藥開好改革良方。同時,還要有久久為功的恒心,做到難點一個一個攻破、堵點一個一個打通,著力在鞏固、深化、拓展上下功夫,實現從“解決一件事”到“辦好一類事”。
圍著重點抓。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破解司法改革困境;從頂層設計強化產權保護的法治化路徑……實踐充分證明,改革只有在通盤考慮、統籌兼顧的基礎上,抓重點、重點抓才能真正抓出成效來。攻堅一項改革,既要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重點試點,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做到主次分明、精準施策,也要抓關鍵主體、關鍵環節、關鍵節點,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在節骨眼、要害處用力,才能以重點突破牽引和帶動全局,做到“一子落而滿盤活”,把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
沿著亮點立。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發展鄉鎮企業,從“楓橋經驗”到“千萬工程”,一項項改革的探索和突破,都是把試點做成亮點、把探路變為領路的過程。推進一時吃不準、看不透的改革時,既要以創新精神蹚出路子,也要以謹慎態度步伐穩健。在深入調研中尊重首創精神,挖掘基層的“土辦法”、群眾的“金點子”,把上級要求、地方實際和新鮮經驗結合起來,把工作的亮點提煉成可復制推廣的規律性辦法。此外,須以“群眾滿不滿意”“發展適不適用”為標尺,對每個階段、每個環節“回頭看”,認真歸納整理,及時調整糾錯,再由點及面推廣,真正把改革成效體現在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改善上。
(揚州市邗江區委組織部 王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