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開始舉行,將科學謀劃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這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新征程上凝聚全黨全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旗幟,廣大黨員干部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錨定航向、接續奮斗,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干家。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把脈定向,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廓清困擾和束縛改革發展的迷霧,以一系列創造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理論和改革實踐推進到新的廣度和深度。黨員干部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更加堅定地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自覺將黨中央決策部署同工作實際相結合,狠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做對、做實、做好,在穩扎穩打、穩中求進中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放眼今日之中國,嫦娥六號首次月背采樣、高速動車組首次出口歐洲、生物育種助力糧食安全、新質生產力強勁推動高質量發展……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砥礪前行、久久為功,才實現了從“落后時代”到“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的華麗蛻變。中國式現代化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現代化,也是難度最大的現代化,堅定不移地走好中國式現代化之路,黨員干部必須系統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戰略安排、總體目標和重大原則,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在實踐中大膽探索,積極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項風險挑戰,以改革創新推動事業發展。
為國者,以民為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實現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中國式現代化以人民為念、以民生為大,不斷提升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求黨員干部把“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貫穿工作始終,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將群眾事當自己事,以群眾憂為心上憂,把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試金石”,堅定不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汲取人民智慧,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凝聚起強大合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時代巨輪”行穩致遠。
(張家港市鳳凰鎮 沈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