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強調,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廣大黨員干部要緊緊圍繞群眾“急難愁盼”找準改革發力點、突破口,真正做到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不斷推動改革向更深水域、更廣天地前進。
在“納民意”中定向。“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民心聲是改革所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注重從入學、就醫、住房、養老等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改革步步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始終沒有改變。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價值坐標,帶頭開展“群眾呼聲調研”,聽群眾的“弦外之音”、懂百姓的“言外之意”,讓群眾打開天窗說亮話、敞開心扉說真話,在“身入”基層、“心入”群眾中找準影響發展的堵點難點,確保改革沿著正確方向順利推進。
在“聚民智”中續航。“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各項政策的出臺、重要經驗的形成無一不蘊含著人民智慧的結晶,廣大黨員干部要充分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放下“架子”、拉下“面子”、撲下“身子”,以“小學生”的姿態奔赴基層一線、大街小巷,向群眾拜師學藝、尋經問道,認真總結群眾的“金點子”。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及時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最大限度把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推動改革在問計于民中找到破題關鍵,在群策群力中凝聚奮進共識。
在“問民效”中增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廣大黨員干部要秉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實干勁頭,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落細落實。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推進改革,抓住要害、查缺補漏,找準方向、縱深推進,讓改革真正回應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用老百姓的“獲得感”提升改革的“含金量”。
(揚州市廣陵區湯汪街道 艾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