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召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唯有矢志不渝、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廣大黨員干部要爭當改革征途中的“領航先鋒”,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事業中涉險灘、破堅冰、攻堡壘、拔城池,堅決將改革推向深入、進行到底。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每一項舉措皆需科學論證的支撐,每一個政策皆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加強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使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要堅持算大賬、算總賬,綜合考慮經濟、社會、政治、歷史等各方面因素,將改革置于發展全局中考量,放到大局大勢中看待,經過充分謀劃、周密準備、科學論證,確保改革有的放矢、精準施策。
當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攻堅期,需要觸動的利益更加復雜,需要破解的難題更加艱巨,亟需發揚“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少一些空談,多一些實干,敢于觸動深層次利益關系、化解深層次利益矛盾,以真刀真槍的姿態向改革深水區發起沖鋒。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要大膽沖破陳規陋習的束縛,積極嘗試新事物、新方法、新模式,以創新思維引領改革潮流,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全面深化改革,不僅要有宏大的視野和戰略的高度,更要有細膩的情懷和務實的作風,改革必須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小事做起,從細微之處著手,推出更多接地氣、惠民生的改革舉措。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注重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讓人民群眾成為改革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將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推動改革指向聚焦民生期盼、改革舉措提升人民福祉,確保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寶應縣委組織部 王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