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個攻堅課題覆蓋67個重點難點,已形成制度性成果12項”,這是南通市海門區393名干部在主體班“聚力攻堅·我為發展破題”活動中交出的亮眼答卷。今年以來,南通市海門區優化干部教育培訓機制,把“破難題、促發展”作為檢驗培訓成效的試金石,通過“精準選題—一線解題—實效答題”的閉環模式,推動干部從“課堂”走向“戰場”,在攻堅前線淬煉本領、真抓實干。
今年初,三廠工業園區主要領導走訪維柏思特襯布(南通)有限公司時,企業反映上游配套企業落地進度慢影響訂單交付。園區隨即將該問題列為重點攻堅課題,通過摸排廠房、協助審批,推動配套企業快速投產,維柏思特智能化倉儲二期項目成功入圍省級“先進智能工廠”。
堅持精準選題,從“基層所盼”中鎖定攻堅方向。南通市海門區聚焦“課題從實踐中來”,緊扣區委“十二項專項行動”和“四項重點工作”,重點關注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卡點問題和民生領域的難點痛點問題,面向全區98家單位,累計征集產業發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等領域的攻堅課題271個。在春秋學期主體班培訓期間,配備攻堅課題指導員,帶領學員一同“領題破題答題”,實現“培訓圍繞攻堅轉,課堂對準難題開”。
“有了幫辦代辦窗口,再也不用坐船擺渡去領營業執照了。”海永鎮某餐飲服務企業老板由衷感慨道。今年以來,區中層干部能力素質提升班學員、區數據局市場準入科科長沈欣欣針對很多企業不會使用全鏈通平臺的問題,領辦“打造15分鐘企業登記服務圈”課題,她和課題組成員多次到基層鄉鎮調研,創新“區鎮前臺填報、數據局后臺審批、區鎮窗口出件”模式,打通為企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堅持一線解題,從“下沉調研”中找到梗阻癥結。南通市海門區積極探索“將學習培訓嵌入發展實踐、把攻堅難題破解在基層一線”的研學模式,圍繞現代家紡、生物醫藥、海工裝備等特色產業,組織學員深入企業和項目一線,開展“車間課堂”“鏈上調研”等現場教學活動36場次,精準把脈產業鏈協同、技術創新轉化、要素保障供給等發展堵點,真正把問題析透、對策謀實。
堅持實效答題,從“解難幫困”中提升服務效能。南通市海門區以“問題真解、群眾滿意”為標準,讓培訓成果真正轉化為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硬核動能,讓一批批“紙上方案”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實招硬招”。目前,已有47個攻堅課題初見成效,為企業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95個。
(姜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