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我們中隊與工業園區、姑蘇區執法部門聯合成立的‘三地城市管理執法’行動小組整裝集結,對婁花街上高路路口、曹莊大橋交界段流動無證攤販開展跨區聯合整治。過去受跨區域執法限制,該路段整治工作成效甚微。但最近我們和其他兩區的執法隊伍共同成立了行動小組,有效破解了‘執法三處跑’的難題。”結束一天的聯合執法,蘇州市相城區元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一隊員在“解題日記”中寫下工作實感。這是相城區創新開展“以事察人”日常項目化觀察干部機制的一個生動縮影。像這樣記錄解題過程、亮出工作實績,已成為當地干部的新常態。
如何科學識人、精準用人,是組織部門在隊伍建設過程中都會面臨的課題。近年來,“以事察人”的理念逐漸成為共識,各地紛紛從具體工作中觀察干部的能力、態度和品格,從一件件“事”中選出組織放心、群眾滿意的干部。相城區在實踐中認識到,知事識人,重在考核,怎樣考、考什么,決定了干部有著什么樣的努力方向。為此,當地將“以事察人”這項工作形成機制,以“解題交辦”為抓手,項目化觀察干部擔當作為、實干實績表現,讓能干事、干成事成為干部最硬的“敲門磚”,在全區上下攪動激活基層抓改革、促發展的一池春水。
項目化梳理
主責主業了然于胸
“以事察人”,首要在于精準錨定“事”。相城區創新“知事序事”路徑,聚焦全區中心工作和各地各單位主責主業,把年內要做的大事要事都梳理清楚,讓組織部門以項目化的形式對各單位“要干的事”和“干事的人”做到心中有數。
去年底,相城區組織開展“我為改革獻一招”活動,發動全區黨員干部、企業家和人才、青年創新創業者等積極參與,通過“改革專項領導小組+機關部門+社會領域專家”三級評審,把征集到的5328條意見建議分類整合成100個“小巧靈”的改革項目。圍繞“我為改革獻一招”集成改革項目、特色重點工作等,相城區委組織部又系統梳理了全區197個項目。按照“以事分類、同類觀察”原則,分成產業發展、城鄉建設、社會治理等9個類別進行排序,對參與項目的干部進行逐一羅列排序。
“過去,我們習慣于先推薦人再考察事,可能會存在一些主觀因素,現在我們把大事要事都排出來,就可以讓事和人形成‘強關聯’,用事實事例和數據支撐干部評價,推動干部識別考察從‘由人到事’向‘由事到人’轉變。”相城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組織主動找干事的人,這種轉變不僅提高了干部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還激發了干部們主動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雖然我所在的崗位屬于部門下屬單位,但是我們做的工作,組織都能看得到,這對我們來說既是一種鞭策,更是一種激勵。”相城區住建局某下屬事業單位副主任說道。近一年,在他的主持下,下屬事業單位各項工作都在井井有條開展,也順利完成了許多特色亮點工作。
解題式察人
全景跟蹤一線實績
5月28日,相城區召開2025年第二批黨建解題事項交辦會,會上將篩選出的63個跨部門跨領域的全區大事要事以“線上+線下”的形式交辦給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點對點開展嵌入式觀察跟蹤。
干部在一線奮斗,觀察向一線延伸,既發現了干部,又推動了工作。相城區創新“解題黨建”工作法,將黨建工作與干部考察深度融合,把篩選出的全區重點難點任務作為“考題”,通過黨建解題交辦會精準派發,明確路線圖、時間表、責任人,在解題成效中跟蹤干部解題過程,用數據量工作、看實績比能力,繪就干部群英圖,為嵌入式觀察奠定基礎。
與此同時,相城區委組織部組建3個觀察組,按事項類別分組掛鉤聯系,深入區級黨建解題交辦事項進行全景式、多維度觀察。通過曬解題日記、亮典型案例等活動,從“解題成效、工作顯示度、群眾滿意度”等維度,定期開展解題交辦事項成效評估。在觀察的24個區級黨建解題交辦事項中,觀察組收集到干部實績信息220人次,開展交流訪談488人,發現實績突出、被干部群眾反復提起的“高頻”干部28人。
“今年,我們牽頭8項區級黨建解題交辦事項,涉及發改28名干部參與,觀察組跟隨我們開會、辦事,也是在督促我們干部加快工作落實,目前各項區級黨建解題交辦事項都在按計劃有力推進中,扎口的區級民生實事項目,有3個已經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相城區發改委相關負責同志說。
除了黨建解題交辦事項,相城區還把觀察干部的視角不斷延伸到赴外招商團組、主體培訓班次等一線場景。“在這次培訓中,我通過嵌入式跟班、多維度訪談的方式,發放問卷30份、旁聽課程38課時、深度訪談7人,原汁原味捕捉干部實訓調研、團隊協作等方面的鮮活表現,分析了‘95后’年輕干部思想工作狀態,也發現了5名比較優秀的年輕干部。”在今年的相城區第八期青年干部培訓班中,區委組織部干部二科的工作人員全程跟蹤,觀察干部參訓情況,發現了一批儲備人才。
“今年,組織部門與我們創新聯動,從制度層面構建組織部門干部監督與各類監督的協同貫通體系,開展了‘以督促干’巡審組聯動組織約談督辦工作,通過清單化約談,提醒警示一批干部,督促相關單位、有關干部做好反饋問題整改,做深做實整改‘后半篇文章’。”巡察辦相關負責人說道。
立體化評績
精準畫像鼓舞干勁
如何給干部精準畫像?怎么實現精準考核?帶著這樣的問題,相城區探索運用“報、聽、測、看、查”五字工作法,通過察個人業績、聽干部評價、測干事擔當、跟辦事現場等“多鏡頭”瞄準事項落實和干部作用發揮,掌握干部最直接最鮮活情況。
干部評價好不好、工作干得行不行,基層最有話語權、服務對象最有評價權。相城區將“四維考察”和“擔當指數”要素評價融入日常項目化觀察,圍繞“政治擔當、使命擔當、責任擔當、風險擔當、擔當實績”5個維度,根據工作的關聯度和知情性,將老干部、老村(社區)書記、重點企業和商(協)會負責人、村居民等“知情人”和服務對象評價納入干部評價主體,聽取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同志、服務對象等多元群體評價。相城區按照“主導性、參與性、協助性”等維度,形成干部觀察案例表、多維解析圖,縱橫比較干部干事態度、謀事能力、辦事作風,有效區分貢獻值和擔當力,不斷完善干部“畫像”。
“在推進環秀湖青年啟航計劃的過程中,蘇州高鐵新城經濟發展服務中心的干部事無巨細幫助我們梳理政策推廣、人才儲備、校友網絡、創新創業等方面的注意事項,特別是設立青年人才服務中心的建議,對吸引海歸人才很有幫助。”結合工作中實打實接觸,蘇州高鐵新城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對參與事項的干部進行真實客觀評價。
堅持“日常觀察+及時運用”相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的原則,相城區把觀察評價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教育培養、管理監督、激勵約束、問責追責等結合起來。“在跟隨觀察區發改委數字金融產業發展工作時,有一個干部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在訪談的過程中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她,她雖然非金融專業出身,但是肯鉆研、肯學習、有拼勁,工作有條理性,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工作,帶領團隊梳理全區數字金融拳頭產品超70個,‘擔當指數’測評也為優秀,這名干部后來得到提拔。”觀察組有關工作人員說。今年,相城區先后有49名“擔當指數”優秀的干部獲提拔、進一步使用或職級晉升。
通過精準客觀的觀察評價,相城區把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優秀干部選出來,放到關鍵崗位、吃勁崗位用起來,錨定全區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項目,引導干部積極“揭榜掛帥”,主動到急難險重崗位上“吃苦”歷練、擔當作為、干出成績,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圍。
(陳誠 相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