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歸根到底在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江蘇連云港市連云區針對優秀年輕干部青黃不接、斷層斷檔問題,著力優化選育管用全鏈條培養路徑,確保年輕干部儲備源頭充足。
大寫立意“精選”,蓄足“源頭活水”。抓好后繼有人這一根本大計,要用系統思維布局,放長遠眼光培養,做到長期有規劃、年度有計劃、實施有方案。著眼事業發展“統”。立足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和領導班子換屆,全面梳理優化隊伍結構的各項缺口,分年齡、性別、專業、履歷等要素建庫,“一盤棋”布局常態調配、交流輪崗、剛性配備年度計劃,確保近期有人用、遠期有人接。著眼進賢渠道“儲”。統籌好招錄、調任、調動、聘任等路徑,把好編制審核和科學選錄“前置關”,探索同性質崗位合并招錄和優秀人才單位舉薦機制,推動儲備鏈條向企事業單位人員、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延伸,加大緊缺優秀人才補充力度。著眼精準識別“選”。用好平時考核“監測器”,從日常參訓、項目參與、導師評鑒、履職實績“四個維度”掌握年輕干部一貫表現,結合專項研判、無任用推薦,及時發現識別有潛力干部,形成可使用、可培養、可關注三類名單,實現優質儲備。
精耕細作“優育”,搭好“成才階梯”。面對當下年輕干部中普遍存在的學歷高經驗缺、精力足歷練少的問題,要加強組織培養,為優秀年輕干部增才干、強本領。多崗“墩苗”助長。“舍得”將年輕干部放到信訪維穩、聯村幫扶、招商引資、應急處突、巡視巡察、服務窗口、駐企服務“七個一線”見習淬煉,并有計劃地開展培養性交流、掛職鍛煉,壓擔成長。培訓“育苗”助力。以基本培訓為抓手,圍繞前沿理論、專業素養、業務實操等,用好區內區外典型、線上線下資源,搭建理論講學、業務促學、比拼賽學“三個課堂”,推動年輕干部補足知識弱項、補齊能力短板,蓄勢待發。幫帶“扶苗”助跑。充分發揮領導干部、部門骨干、村(社區)書記經驗多、閱歷深的優勢,組建年輕干部成長幫帶“導師團”,一對一為年輕干部配備政治導師和實踐導師,通過思想上引路、工作上帶路、業務上鋪路,讓年輕干部少走彎路、加速小跑。
盡精微式“嚴管”,護航“茁壯成長”。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修正”思想守住初心。抓牢行動思想先導,健全長效化理論學習機制,將年輕干部作為黨內集中教育重點群體,將黨性教育、政績觀教育、紀律教育作為必修課程、必談話題,納入每一期培訓班、融入每一次談心談話,引導年輕干部常常對標校正言行,對表檢身正己,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管住小節防治“未病”。緊盯人財物關鍵崗位和年輕干部崗位變動關鍵節點,建立與紀檢、巡察、審計、信訪等部門聯動的大監督格局,延伸群眾口碑、網上言行、八小時外“三位一體”考察路徑,前移“探照燈”抓早抓小,扎緊“制度網”防范風險。精準“畫像”嚴管有度。建立健全年輕干部成長檔案,將日常表現、考核獎懲、導師評鑒、民意測評等情況記錄在冊,把握年輕干部品性、能力、優缺點等情況,客觀分析、綜合研判,通過容錯糾錯、心理疏導等,保護干事熱情。
及時大膽“善用”,鋪設“進步通道”。大膽使用是對年輕干部最大的認可、最好的培養。用在其時。把握好干部使用的“黃金期”,不拘一格打破年齡、資歷等傳統條框和隱形臺階,把“墩苗期”表現突出、能力拔尖的年輕干部,及時放到吃勁崗位上壓擔歷練,做到培養一個、成熟一個、使用一個。用當其位。堅持事業為上、以事擇人,構建干部能力素質研判模型,把發展的需要、結構的配備、崗位的要求、干部的能力、履歷的契合、專業的優勢結合起來,每年排出一批適合年輕干部特點的崗位,推動年輕干部選出來、用起來。用人所長。把握干部各有所長的特點,系統分析年輕干部長處,把綜合實力強的“闖將”優先配置到鄉街園區重要崗位上,把培養潛力大的“猛將”放到經濟、信訪、城管等關鍵崗位上,把專業素養高的“干將”放到財政、紀檢等專業性崗位上,推動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連云港市連云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解惠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