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掃了民情民意二維碼,沒想到第二天社區黨員就帶著電工上門檢修,困擾了一個月的樓道路燈不亮問題不到48小時就解決了!”近日,南通市海門區海門街道育才路社區居民王女士的親身經歷,成為該區機關黨員干部下沉一線解民憂的生動注腳。
今年以來,海門區樹牢“開門抓作風”理念,聚焦“服務提質、效能提速、發展提效”,推動機關黨員干部深入一線轉作風、沉到基層強能力,用群眾“幸福指數”和企業“發展指數”檢驗能力作風建設“成效指數”。
廣開言路“聽民聲”,構建民意收集“快車道”
“這條主干道坑洼不平存在安全隱患”“商圈周邊停車泊位缺口大”“跨部門業務辦理希望更便捷”……群眾的“急難愁盼”是機關能力作風改進的“風向標”。
海門區搭建“線上+線下”雙軌民意通道,讓民生訴求“零梗阻”傳遞:線上依托12345政務服務熱線、“局長(黨委書記)走進12345”主官接訴機制、“民情民意二維碼”等數字化載體,打造24小時在線的“民意直通車”;線下持續深化“總有黨員在身邊”活動,組織機關黨員干部下沉一線開展“民情大走訪”,通過“在職黨員雙報到”“黨員聯戶”,與群眾面對面收集道路修繕、車位增設、便民服務等建議訴求1500余條。針對高頻共性問題,建立“問題發現—會商會辦—分類交辦—跟蹤問效”閉環管理機制,推動多部門協同攻堅,實現“民聲”到“民生”的高效轉化。
一線服務“暖民心”,打造政務服務“升級版”
“沒想到這么快就辦好了,服務真是太周到了!”市民張先生在海門醫保服務大廳感慨。前不久他致電咨詢門診特殊病辦理,接線員不僅詳盡告知所需材料與待遇標準,更主動提醒申報流程中的注意事項。當天他在窗口5分鐘就辦完了手續,從“反復跑”變為“舒心辦”,真切感受到機關能力作風提升帶來的便利。
海門區積極踐行一線工作法,充分利用政務服務體驗活動這一載體,圍繞群眾關注度高、業務辦件量大的高頻事項和12345熱線、政務服務大廳意見箱、監督舉報電話等問題事項,邀請不同行業領域的專家、企業、群眾代表組建“政務服務體驗員”隊伍,通過問題針對體驗、專題協同體驗、大廳開放體驗等多種形式,全流程地感受事項辦理的質效,目前已組織開展體驗活動3次,共點出問題、提出建議46條,已促成明晰窗口電子標識、規范微笑服務、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范疇等7個政務服務領域提“質”走“心”。
精準施策“疏堵點”,激活營商環境“新動能”
“從投資簽約到建設推進,遇到任何問題,項目管家都會第一時間跟進解決,海門速度與服務更讓我們堅定投資!”在海門新招引的醫藥項目建設現場,項目負責人感慨道出企業心聲。
海門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檢驗干部能力作風的“試金石”,堅持樹牢“企業思維”,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精準疏通、合力攻堅堵點問題,賦能企業發展跑出“加速度”。深入實施黨員、干部掛鉤聯系企業制度,在投資洽談一線、項目建設現場、企業生產車間,開展“零距離”走訪調研。區屬部門領導班子集中走訪“專精特新”企業、規上企業等,瞄準企業“成長中的煩惱”,通過“一企一策”精準破解規劃選址、審批服務、經營管理等6大類企業發展重點難題,目前已解決企業訴求275個,以“管家式”服務助力項目早投產、企業快發展。
從民生“微訴求”到發展“大格局”,海門區將堅持以機關能力作風建設為抓手,推動黨員干部在“察實情”中增強服務意識,在“解難題”中錘煉過硬本領,在“促發展”中彰顯擔當作為,以作風建設新成效為南通高質量發展貢獻海門力量。
(王友勝 贠琛 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