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無錫市惠山區貫徹落實省委激勵干部擔當作為“20條”措施和無錫市委“40條”實施方案,以建設“四拓四新”干部隊伍為引領,出臺“深化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三年行動計劃”,抓住擔當自覺、擔當導向等5個關鍵點,推出39項硬核舉措,系統施策、狠抓落實,激勵干部在改革發展一線敢為有為。
事業為上:讓“想為”有動力
“我們因技術迭代出現資金缺口,區市場監管局科長張幗巾積極協調金融機構,第一時間上門輔導‘技術專利質押’融資的政策、程序、渠道,最后爭取到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00萬元。”無錫(惠山)光伏產業園的某機器人科技企業負責人贊不絕口的張科長,在一線考察中得到識別和認可,近期被提拔為惠山區市場監管局基層分局局長。
選好人、用對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勵。惠山區制定《關于場景化考察識別干部的操作辦法》,深入重大戰略等3類攻堅“場景”,靈活運用沉浸式速寫、立體式對話、印證式測評等方法,考準察實干部推動改革發展的能力和業績,及時挖掘和儲備表現突出的干部120余名。近3年,全區提拔重用干部中75.6%來自改革發展一線部門,“實績在一線采集、干部在一線使用”導向更加鮮明。
為進一步激發各層級干部擔當作為積極性,惠山區用好職務職級并行“雙通道”,分類定制覆蓋區管和非區管干部、公務員和事業人員的職級晉升口徑,全年40名工作實績突出、基層一線任職時間較長的干部晉升職級,1名28年如一日深耕審計條線、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的轉任職級公務員優先晉升二級主管。
“嚴管就是厚愛,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就要亮明‘上、獎、促、下’的標尺,讓廣大干部受警醒、知敬畏、振士氣。”惠山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說道。去年率先探索公務員年度考核基本稱職、不稱職等次評定實施辦法,明確7種基本情形,細化36條反向表現要素,指導單位對照“高壓線”綜合研判、跟蹤督促,全年累計開展領導約談提醒20余人次。
實訓實干:讓“善為”有底氣
“一攬子增量政策發布,如何搶抓產業發展的‘先機’?”“如何因地制宜謀劃儲備高質量項目?”在惠山區新動力學堂“政策性金融工具”專題講座上,來自經濟主戰場的200余名領導干部、業務骨干等集中“補課充電”。
今年以來,惠山區創設“新動力學堂”專業化培訓載體,聚焦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18個前沿專題,量子科技、生物醫藥等6個特色產業,區鎮聯動、分層分類舉辦小班培訓,開辟新質生產力實境教學路線4條,累計舉辦5期專業培訓、精準覆蓋1500余人次,為干部帶來新理念、新知識、新動力。
在開放條件下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勇于跳出“舒適圈”,到擴大開放前沿陣地開眼界、拓思維。惠山區連續3年組織開展“走!出去學”行動,累計組織109名干部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和西三角等地學習鍛煉,帶回“產業鏈招商實招”“科產城人生態圈建設”等10余項創新經驗。
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我們組建了‘90后’突擊隊,聚力攻堅思源電氣項目地塊征收搬遷工作,白天走訪、晚上復盤,他們從完全不懂群眾工作到將搬遷時間足足縮短20天,刷新項目落地速度。”玉祁街道組織委員分享一線礪兵經驗。區級層面積極統籌實訓資源平臺,選派50名年輕干部奔赴雙招雙引、服務企業等4個主戰場,量身定制220余項目標任務,讓干部跑在重大項目服務保障最前面。
溫情護航:讓“樂為”有保障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雖然被群眾誤解后受到了一定的委屈,但是紀檢監察機關專門調查核實、澄清正名,心理負擔得到釋放,以后干事更有底氣了!”在惠山區堰橋街道的澄清會議上,某社區干部熱淚盈眶。
推動改革發展創新過程中,如何破解干部“問責恐慌”、解決“后顧之憂”?惠山區先后制定關于深化落實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干部敢為的《實施辦法》、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操作指引》、受處理處分干部重新使用《操作辦法》等文件,近年累計實施容錯申請9個、容錯備案13個,釋放為擔當者擔當的強烈信號。
“滿格”狀態才能干出“硬核”成績。惠山區加強干部關心關愛,遴選長期奮戰項目建設、信訪穩定等吃勁崗位、年度考核連續優秀等次公務員參加健康休養,為基層一線干部定制“健康體檢包”,全年組織專項預警篩查505人,筑牢身心健康屏障。目前,惠山區正在打造“干部關愛驛站”,開設“向組織說說心里話”信箱,為關愛健康、紓解壓力提供更為暖心的載體。
“無論是理論宣教還是志愿服務,都要久久為功,用一件件小事托舉百姓幸福……”在“行走的擔當者”故事會上,江蘇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徐智能勉勵新錄用公務員要履職擔當、服務為民。惠山區貫穿全年開展群像群塑活動,總結推出運河明珠的向新迭變等13個攻堅案例,積極選樹各行業各領域先進典型,激勵廣大干部學習先進、爭當先進。
風起惠山,自當乘風破浪;重任在肩,更需策馬揚鞭。惠山區將始終堅持“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以更優機制、更實舉措、更大力度推動“四拓四新”干部隊伍建設,凝聚起加快“脫胎換骨”、實現“鯤鵬迭變”的強勁動力。
(惠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