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統一起來,使干部在遵規守紀中改革創新、干事創業。全國干部監督工作會議及全省干部監督工作會議都對加強干部監督管理提出明確要求。組織部門要堅定扛起責任,把從嚴監督管理與鼓勵擔當作為有機融合、一體推進,以組織積極作為促干部奮發有為,著力建設一支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把好政治監督“風向標”,引領干部擔當作為。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要堅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用好政治訓練、政治體檢等手段,推動干部政治監督走深走實,持續夯實思想根基,全面激揚擔當斗志。堅持以“政治信仰”鑄擔當之魂,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監督提醒重要內容,把政治訓練貫穿干部成長全周期,突出抓好黨政“一把手”、新任市管干部、年輕干部政治訓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注重強化“一把手”政治訓練,組織區鎮、市級機關部門、國企等主要領導至中央黨校、中浦院等高端“紅色熔爐”接受政治淬煉。緊扣干部成長關鍵期,組織新提拔領導干部至各類“紅色基地”開展專題黨性教育,切實把黨的政治主張、政治綱領轉化為干部內在的政治自覺。堅持以“政治體檢”煉擔當之體,注重把好政治標準,推動政治體檢提檔升級,由任前體檢向日常體檢延伸,側重對干部政治表現進行動態跟蹤,實現“測一時”向“管長遠”轉變。結合年度總結、思想匯報、業績情況,綜合紀檢、宣傳、統戰等多部門反饋信息,出具年度政治體檢報告,努力考準考實干部政治素質,切實把好選人用人“第一關”。
架好制度監督“助推器”,助力干部擔當作為。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選人用人鮮明導向。我們要持續完善監督配套機制,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著力以組織擔當促干部擔當。以“能上能下”推動干部肯擔當,緊盯重大項目落地、重大風險防范、基層黨建等重點工作,開展比學趕超活動,在“打擂賽馬”中比思路、亮措施、曬成績,在現場比拼中聽表達、看表現、識干部,優先提拔使用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及時調整慵懶懈怠、推進不力的干部,讓有為者有位、不為者丟位。以“容錯糾錯”鼓勵干部敢擔當,會同紀檢監察部門,構建“大監督”格局,聚焦推動改革創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形成風險報備正面清單,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領域建立減責免責清單。積極推進失實檢舉控告澄清正名工作,鼓勵干部消除顧慮、大膽工作,抓好風險報備受理,對相應干部予以容錯糾錯,以組織有為促干部敢為。同時,注重關心關愛,切實開展好“我向組織說句心里話”“干部之家”專項談心談話等活動,幫助干部解決實際困難,溫暖人心、激勵奮進。
打好日常監督“組合拳”,推進干部擔當作為。我們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將干部在改革發展、攻堅一線等擔當作為情況作為日常監督重要內容,持續推進監督工作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實現融入日常、管在經常。堅持以“日常訪”識擔當,緊扣地方發展產業布局,持續推進“以事擇人、人事關聯”知事識人體系建設,深入開展領導班子全覆蓋大走訪大調研,研判識別、發現選拔一批專業能力強、擔當精神足的干部到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新興前沿領域攻堅克難。探索研究領導干部“擔當指數”測評機制,以干成什么評價干得如何,為運行不暢的班子、實績不佳的干部調整提供有效參考。堅持以“專項治”促擔當,持續抓好上級巡察選人用人專項檢查,將反饋問題整改作為檢驗領導干部履職擔當的重要抓手,實現監督、整改、治理有效貫通。強化協同合作,聯合市紀委監委開展專項整治,緊盯落實不力、擔當不強、精神不振、作風不實、紀律不嚴等突出問題,通過預警、問責、通報、曝光等方式放大監督效應。同時,注重精細化管理,聚焦重點領域、關鍵人員,聚焦“一把手”離任交接薄弱環節,差異化設置交接清單,引導干部清白交“家底”、擔責理“舊賬”。用好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實施辦法,強化結果運用,切實以從嚴監督,管出風清氣正。
(昆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