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確規定,黨員領導干部對于到任前已經存在且屬于其職責范圍內的問題,消極回避、推卸責任,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不良影響的,應給予相應的黨紀處分。接位需接擔,接權即接責。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上任新官,當面對舊賬不逃避不推諉,主動迎前領賬、理賬、銷賬,用過硬擔當不負組織重托和人民期盼。
勇于領賬,涵養過硬政治品格。舊賬往往是久拖未解的復雜問題,多表現為“燙手山芋”、“硬骨頭”甚至“爛攤子”。對于舊賬,是全盤接收、積極整改,亦或是避而遠之、推拖繞遠,充分考驗黨員干部的政績觀。新官領舊賬,就是要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對本地區、本單位尚未完成的規劃、任務、項目、承諾不推不諉、不拖不等,變“要我接”為“我要接”。自覺接受黨紀學習教育淬煉洗禮,植紀于心、執紀于行,把紀律規矩轉化為認領舊賬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真正做到接位又接力。
善于理賬,錘煉過硬工作作風。進山識鳥音,入水得魚情。想要解決舊賬,需要理清來龍去脈、核對既定工作規劃,如果不走到基層一線、不走進群眾中間,黨員干部就很難做到心中有數。習近平總書記于1988年赴福建寧德上任伊始,就帶領黨員干部以調研開路、實干開局,親下基層接訪、深入現場辦公,逐步解決閩東6個貧困縣的難題。不怕亂如麻,就怕不調查。理清舊賬要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勤翻前任官員的政績賬本,搞清楚哪些問題沒解決好、哪些事情要接著做,對有疑問的賬單做好標記、加上問號,把深、實、細、準、效貫穿理賬全過程。堅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到“賬目繁”、“雜音多”的地方調研,與群眾坐一條凳、圍一張桌,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理清楚,推動工作靶向發力、有的放矢。
勤于銷賬,練就過硬斗爭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實際工作中,有的新官接賬不銷賬,態度上應付、行動上懈怠,歸根到底是缺少斗爭本領、乏于銷賬能力。舊賬不清則新賬叢生。黨員干部要把“銷賬”當成檢驗責任擔當和能力水平的“試金石”,發揚釘釘子的精神,研究制定問題清單、責任清單、銷號清單,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手、整改不徹底不銷號。對暫時無法銷清的“欠賬”,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線路圖和時間表,掛圖作戰、久久為功,在勤銷舊賬中再建新功。
(無錫經開區華莊街道黃籌、無錫經開區黨群工作部沈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