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沉甸甸的“人民”二字,彰顯著我們黨永遠不變的性質、宗旨和價值追求,要求我們黨員干部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大學畢業后,我工作的第一站就是宿遷市宿豫區曹集鄉曹家集社區。在這里,我和黨員干部群眾一起摸爬滾打,見證了曹家集社區從“十三五”省定經濟薄弱村到2022年宿豫區“十強村”的華麗蝶變,這是黨堅強領導的結果,也是黨群連心、干群齊動的結果。我深深地感到,只有時刻把“人民”二字放在心頭,依靠群眾、扎根群眾、造福群眾,才能闖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新事業。
鄉村振興,關鍵在于富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是必由之路。近年來,我們社區大力發展金銀花特色產業,通過成立合作社,創新“支部+合作社+農戶”種植模式,規模種植近2000畝,推動665戶農戶實現增收,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近40萬元,“金銀花開金銀來”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生動寫照。
鄉村要振興,也離不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體系。曹家集社區是曹集鄉駐地社區,常住人口達1.3萬人,針對人口密度大、干群比例低、力量不匹配、服務不到位等治理特點和難題,我們社區黨委認真學習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打造了3個“小院說事”點,推動每月“小院說事日”制度化常態化。選拔了一批有威望、有熱心、有耐心的“議事點位長”,健全“說、議、辦、評”的閉環式問題處理流程,為凝聚共識、協商議事、化解矛盾提供了有效載體。目前,“小院說事”已成為社區暢達民情、暢通民意、暢享民智的平臺,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日益高漲。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的趕考路上,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始終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用真情、下真功、使真勁,一針一線把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變成錦繡圖景,讓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宿遷市宿豫區曹集鄉曹家集社區黨委副書記萬輝)